懂得太多,看得太透,是会变得越来越圆滑,还是会变得越来越孤独?
我觉得会习惯孤独吧!一个懂得很多、看的很透的人自己的修养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
懂得多一般是博学、见识广、很多的经历或阅历的人。
而看的透則需要综合很多能力且有很高的悟性才能达到。
我觉得能有如此高度的人应该很少有聊的来的朋友比较孤独,必定现在的人虚伪现实很少向内求而如此修养却是向内求的结果。常人很难做到所以孤独。
当一个人活的通透时就不需要圆滑他们需要的是简单、寡言寻求自身的舒适感。即使一个人也能管理照顾好自己。
懂的太多看的太透,应该同“孤独”、“圆滑”没关系。
懂的多能看透,说明不仅能“辩识”,还能够有“知”。知道该怎么办,这是“智慧”的表现。否则,就无所谓“透”,无所谓“懂”了。
有“知”,是能“独立”有“自主”。“圆滑”,包括有“周”的意思。人看到的“圆滑”,更多的是“糊弄”,是没了“本质(原则)”的迷失“自我”,少了“长久”,现在多指“假”,是“罔”,“学而不思则罔”的“罔”。“知”不应该是“圆滑”。
有“知”,是可以“达则兼济天下”了。“孤独”,包括有“知己少”。人看到的孤独,多是“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群,勇欲绝众”(《尹文子·大道上》)。不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没有“开放包容”,就不会有“开明”,不应该是“知”。
所以,还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的好。看懂没看“通”,不能说“懂”,更没有“透”。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加关注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