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爱概念的语句?
儒家和墨家都是诸子百家中,曾经非常鼎盛的学派,它们都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自身的主张也多被后来人们传承和利用,他们的学说都非常的丰富,比如说,儒家的仁政,道德,伦理纲常,又比如说,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大多都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深刻道理的。
如果我们将他们的学说内容压缩涵盖来讲的话,其实,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字,那就是“爱”,实际上,无论是墨子、还是孔子,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会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爱,想象一下,在一个家庭当中,妻子和丈夫没有爱能够和谐相处吗?父母与孩子没有爱能够共同发展吗?自然是不能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爱,一个家庭不能够走向正轨,更不可能有后续辉煌,而在一个社会中也是如此,君主与臣子之间不相互友爱,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忽悠,那么,一个社会必然会是动荡不安。
毕竟,如果相互之间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尊重,没有尊重就会引起诸多的争端,因此,墨子和孔子对于根本问题的认知,以及他们对社会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与爱有关的,他们都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四海之内皆兄弟。
按理来讲,两个人应该是不谋而合,就算有些实际方法不一样也应该是殊途同归,可现实却不是如此,儒家与墨家这两个学派是诸子百家当中争端最多也最激烈的,儒家亚圣孟子就曾经对墨家学说加以痛斥,并说墨子的主张就是率领野兽来吃人,要把人变成畜牲,同时,墨子对于孔子等人的批判也是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如果不打倒墨子就没办法宣扬孔子,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孔子存在,墨家的学说也没有推行下去的道理,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主张爱,同样都是希望世界充满爱,两个学说之间的分歧会如此之大呢?为什么他们都容不下对方?并且,认为对方的学说是错误的呢?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包括哪些方面?
一、对父母的爱称之为“孝”,这是最浓烈的血浓于水的血缘之爱;这是天下第一爱、人间第一爱、家庭第一爱;这是人生之根、人生之本;这是人间小爱、小孝。
二、对兄长的爱称之为“悌”,这是最亲近的手足之情的同胞之爱;
这是家庭第二爱;是心连着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之爱。
三、对妻子的爱称之为“义”,这是最亲密的刻骨铭心的姻缘之爱;
这是家庭第三爱;这是人生的新起点;是新家庭的开始;是相
守一辈子的彼此奉献不计较得失的爱。
四、对老师的爱称之为“敬”,这是最直接的文明传承的师生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爱---也是第一次脱离父母呵护走进校园接受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之爱。古人云:“敬其人而信其言”。
五、对朋友的爱称之为“信”,这是最密切的志同道合的友情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二爱---经常和邻居、同乡、同学战友等熟人打交道的友谊之爱。
六、对陌生人的爱称之为“礼”,这是最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礼让的“天同覆、地同载”的同类之爱、同胞之爱、人类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三爱---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恭敬之爱。
七、对上司的爱称之为“忠”,这是最敬业的忠于职守的事业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四爱---这是人有了职业后和上司打交道的同事之爱。
八、对属下的爱称之为“廉”,这是最有效的执政为民的廉政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五爱---这是人当了领导后和属下打交道的同事之爱。
九、对祖国的爱亦称之为“忠”,这是最炽热的眷恋故土的地缘之爱、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同胞之爱;这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六爱---这是人生之爱的最高体现;这是人间的大爱、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