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祖字的古诗佳句?
带祖字的文言文、古诗有:
1、祖作名词,意思是祖父。例如:
(1)吾祖死于是。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吾祖太常公。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祖作动词,意思是效法;承袭。例如:皆祖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祖作动词,意思是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例如: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战国策·燕策 荆轲刺秦王》
有关藏族的文言文?
《新唐书·吐蕃传》节选: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犬儒主义见“犬儒学派”。,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被称为我国文言文之祖的?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被尊为记言文之祖。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宅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尚书》四十五篇,谓《古文尚书》,后因战乱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又将原《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析成三十三篇,总成五十八篇。
答: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商书·盘庚》。
《盘庚》三篇,是《尚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一般认为,它是盘庚当时的演讲辞。
孙行者与祖冲之之间有什么关系?
“孙行者”与“祖冲之”,好一个千古绝对!“祖”对“孙”,姓氏对姓氏,又是辈分上的名字对;“冲”对“行”,动词对动词;“之”对“者”,文言虚词相对。真乃天造地设,无懈可击。有好事者为此捏了两句诗,曰:天生一个孙行者;地生一个祖冲之。
怎么用古文说姓名年龄籍贯?
一、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六、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七、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九、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