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自信?

其实这个问题有些荒谬,仿佛出自一个不懂事孩子之口。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东西,它和人一样在不断长大,不断在减少着幼稚,渐渐在倾向成熟。也就是说,文化伴随社会进步在不断改变,今天的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进化过来的,怎么就有了所谓对“传统文化不自信”之说呢?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有过面目全非吗?我们的汉字一直存在,我们尊老爱幼的习俗始终主导着人们的意识。还有我们的饮食文化,我们的老黄历,我们的节日气质,无不带有传统的色彩。特别是我们的中医;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怀疑其科学性,但对其深信不疑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没有割裂过传统,仅仅是在文化的成长过程中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而已。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想必一定是儒家子女,因为他们满脑子的封建等级思想,主使他们极力推行封建礼制,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他们的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上等地位,还要让人认命,像奴才一样对他们俯首听命,绝对要“温良恭俭让”,不可以有非分之想,更不可以有暴力企图……问题是,世界已进入了高度文明,先进的理念无孔不入地在漫衍盛行,他带出的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生活让人无法抗拒的在接受其心灵的洗涤,传统的东西自然也在随之进化。还要把导致我们逾两千多年都一成不变的腐朽落后的儒家文化拿出来与先进的文明意识进行较量,居然借口我们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不是很荒谬和愚蠢呢?可以说,有成长才能表现有生命存在,有进步才能反映生命在成长。长大后对幼时的回忆会让人自笑,但,没有人会觉得那段可笑的过程可以省去。也就是我们都是从幼稚可笑中走来,这个过程亦等同于我们的文化。成熟后不再幼稚并非是对传统的不自信,反倒是因为自信才敢于接受人类共认为先进的新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的理智和我们的虚心。应该说,这才叫作自信;可以直视自己的弱点,勇于改变自己的不足,善于把握机会紧随世界潮流与时俱进。想想看,没有这样的自信,我们会有被人瞩目的今天吗?而被八国联军欺,被小日本辱的时候,你有呼喊文化自信底气吗?

《行路难》中表明远大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诗句是,人生不易自信的句子

《行路难》中表明远大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