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总结:日俄战争,可以说是一块土地而引出血案!也可以说是一场资本主义为了利益而产生的一场战争!结果是以东三省、朝鲜哀鸿遍野、家破人亡俄国失败,日本“惨胜”!英美获利而结束。
引起这场战争的的原因
甲午战争后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要求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外,还要像清政府割地赔款,享受其他特权。其中还特别提出想要辽东半岛。但是这一条却和俄的远东计划水火不容,所以俄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那一天联合同伙德、法两国不惜以武力来干涉,演出了一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迫使日本改变《马关条约》,放弃辽东半岛。他们认为这样一来,清政府就会把自己当作是抵抗日本的帮手、甚至是“救星”,而这就为后面的日俄战争埋下了种子!
而英俄在中亚国家“阿富汗”暂时和缓了冲突,也给俄远东计划提供了条件。
俄在帮助清政府回归辽东半岛主权后,以有功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同时索取了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在1897年擅自入旅顺口,翌年3月通过军事压力,向清政府获得“租借”旅顺、大连和附近的海域,霸占了辽东半岛,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华,俄顺势吞掉东北三省。在参加其他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俄国依旧赖着不走,其他帝国主义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坚决反对。最终在1902年4月8日俄不得不签《收交东三省条约》,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一年半完成。
1903年8月俄就毁约,重占奉天,摆出独占三省,不惜为比一战!
在在外影响两国促进日俄两国交战的有
1.英国,英国对中国长江流域存有企图,又怕俄在拿下东北三省后,大军南下影响到自己的利益,需要一个能替他阻挡俄的帮手,此时正好日俄矛盾激化。于是和日本一拍即合,于1902年1月30号在伦敦签订了《英日同盟》,针对俄国。
2.美国自“门户开放”政策后,也是一直想插足东北三省呀!但是俄又怎会答应呢,因为他要垄断自己在东北三省的地位!美既然你不答应,那就秉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战略加入了英日同盟。
3.这时仍忠于俄法同盟的法国,看到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日本签订了《英日同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把俄法军事同盟推向远东。但是法国又不是特别的想让俄国把精力分散到远东计划上。因为当时德、法矛盾,俄如果从西部调兵远东计划,必定会削弱俄法同盟对德的压力。但是在利益面前法还是选择了远东计划!
4.德看到俄要远东肯定支持俄呀!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俄法同盟对自己的压力,还表示对俄的的远东计划支持呀!并且还在战争爆发后愿意加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种关键的时候,俄内部并不是那么的统一。一派是主张日俄战争;另一派是反对日俄战争,在这方面做出让步,把重心放到为侵略中国经济掠夺和战争表面!最后在1903年10月份,排斥了反日俄战争派,并呼吁人民,以“流血、牺牲”,“保卫国家”,大造战争氛围。可实际备战却有点缓慢!
但是日本却不想看着俄拖!因为时间越长俄的准备越充足,自己的胜率就低了!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同时对俄进行外交压力,想利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俄的准备不足!来开展进攻!最终于1904年2月6号和俄断交,2月8号夜间就发起了战争!于是再这样的形势下开启了日俄两国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日俄战争,这其实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战争,其战争的惨烈性令人发指!之中经历了突袭旅顺、辽东登陆、旅顺争夺、辽阳会战、沙河攻守、旅顺陷落、奉天会战和对马海战(战争的过程太多我就不在这上面写了),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压力都是巨大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赢了意味着啥都有了!尤其是日本更是举国之力在拼!赢了跻身于世界列强行列!但是输了将有可能被俄打入本土,平定人民反抗,占领都成,生擒日皇的可能!
在经过这数场战争后,最后在对马海战中,1905年5月28日悬白旗、和日本旗投降!日俄战争以日本为惨胜。
据统计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死伤人员38万左右,消耗军费17亿日洋!分别是甲午战争的20多倍和8倍左右;而俄的损失比日本还要大,两大舰队没了死伤27万多,最致命的是国内经济崩溃。甚至还影响到后面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之后留下的后果是满地的日俄军人的尸体,俄国的经济溃败!日本对美的负债!给东北三省和朝鲜留下的是哀鸿遍野、家破人亡!而英国达到了阻俄南下的目标!美国在支援日本,买卖军火从日本手中获得了较多的利润!
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评论区留言,希望能和大家积极讨论!一上图片均来自互连网,如有侵权请留言通知删除!谢谢大家阅读!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照样大家阅读完后能给个赞,谢谢!)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战争期间部队吃饭的事情可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最关键性问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统帅们首先要想到和解决的问题!要不然传说:诸葛亮出岐山的时候制造了“木牛流马”呢?甚至《三国演义》当中多次出现了敌对双方截粮道和焚烧敌方野战粮库的场景…目的就是让对方没饭吃挨饿,最后只能投降战败,秦军坑杀赵军“60万”(《史记》有误,不可靠的数字)就是截断了赵军的后勤补给线…使赵军成了“饿兵”。
农业社会是冷兵器战争,士兵的体能很重要!吃不饱饭没体力怎么可能去肉搏?所以一般“兵勇”,那个时候的个人粮食消耗就多于常人,古代战争当中不乏十几万或者几十万人的战争场面……那这么多军队的口粮是怎么来的?既然要去征讨和灭其国,首先就要做战争准备工作,秦国统一华夏那个年代,秦国由于位置处在接近西北与楚国、赵国地理位置相比较属于较干旱地区,为了积攒统一华夏所需要的军粮,从秦惠文王(芈月她老公)、秦昭王(芈月儿子)开始,秦国相继改造了“八百里秦川”引渭河之水进行灌溉,除此之外还修建了“郑国渠”,派李冰父子入川修建“都江堰”,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产量低和耕地不足的状况!所以,大军的粮食问题是国策,要从战略高度去解决,仅靠在老百姓嘴里抠粮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至于往前线运粮食更是问题,当时交通不便,而且运输工具也差得很!为了防止粮食霉变都不进行脱壳处理,还需要大批的青壮劳力和牲畜去运输,遥远的路程加之运粮队自身的消耗,一石粮食运到前线仅剩下五分之一!所以,这就需要不断的运输!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征讨匈奴时就为了节省运粮时间,在从咸阳到塞北边关800里的路程上修建了“秦道”,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运粮时间也从一开始的月余缩短到十天左右。在野战粮库达到一定储备之后快速的解决战争速战速决!根本消耗不起!《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下攻城,就是这个道理,攻城不但死人多而且时间也久!
而秦朝和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因为军队太多(一个“兵勇”需要十个以上的青壮劳力供养),土地承载有限(宋朝每亩地才120斤)…正常年份军粮缴纳和自身口粮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是一遇到灾荒年份…肯定要引起民变的!秦朝也是因为这个垮掉的!
电影《一九四二》的剧照,当时河南受了严重的旱灾:“省主席”李培基与负责河南防务的蒋鼎文的对话…李希望蒋免除河南上交的军粮,蒋则说:现在是抗战时期,一两个老百姓没饭吃饿死了不打紧 !当兵的要是都饿死了谁去打仗?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就已经说明了灾荒之年保民还是保军的政治问题。
进入到工业化时代的战争粮食消耗就更加巨大了!会战(战役)级别的战争双方参战兵力超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由于工业的进步对于农业的促进极大,当时的参战工业化国家军队都没有出现根本性的粮食短缺问题,就连德日这样的国土面积狭小国家,国民虽然出现了食物短缺和配给制度,但是整体国民大面积挨饿甚至饿死的现象只是极个别现象,而德日军队虽然没有美军食物那样丰盛,在不被围困的情况下吃饱不是问题。这与农业社会战争中的粮食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战期间著名的美军口粮,里面有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和好时巧克力。在后方加工、包装后,通常情况都是以班为单位整箱供养,可以完全提供所有人需要的“卡路里”。
所以,当战争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也只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有资格发动战争!农业国家只有挨打的份!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极大的发展,不但可以让指战员们在任何作战环境当中吃饱并且吃好!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要比祖辈父辈那一代人有了本质上的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奉天烧烤食材户外美食加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奉天烧烤食材户外美食加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布于:2024-03-2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