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这首《好汉歌》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那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让人一听就热血沸腾,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歌词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其实是“路见不平一声嘁”,“嘁”字在河南、山东一带的方言中,是“吃”的意思,“一声嘁”吃一惊”。
《好汉歌》的作者是易茗,他的父亲是著名剧作家易卜生,而易茗这个名字,也与李清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茗的母亲名叫李淑贤,是著名影星李翰祥的妹妹,而李翰祥则是李清照的第 29 代孙,易茗与李清照也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风婉约,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深受后人的喜爱,她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等,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丈夫赵明诚早逝,她独自一人生活,经历了金兵南侵、国家灭亡等重大变故,在这些磨难中,李清照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她的词风也逐渐从婉约转向了豪放。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这首《好汉歌》中的“大河”指的是黄河,而黄河正是李清照的故乡,李清照的一生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中也常常出现黄河的意象,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中写道:“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描写了李清照在元宵节时的孤独和寂寞,她看到人们都在欢度节日,而自己却只能独自在家中,听着外面的欢声笑语,词中的“中州”指的是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而“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则是描写了当时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李清照的词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有着很高的声誉,她的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她的作品也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李清照的一生虽然坎坷,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她的词风婉约清新,情感真挚动人,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这首《好汉歌》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感受李清照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