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这块土地哺育出无数英雄豪杰,以下是一些涞源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

1941 年 9 月 25 日,日伪军约 3500 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 1 军分区某部第 7 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 6 班马宝玉等 5 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 90 余人,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 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

宋学义(1918 年 10 月 1 日—1971 年 6 月 26 日),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41 年 9 月 25 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 90 余人,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伤愈后,宋学义不愿回部队,要求到易县山区当农民,之后回到沁阳北孔村,1947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 年逝世。

革命烈士李勇

李勇(1925 年-1948 年),河北涞源人,1939 年 7 月参加八路军,1940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 年 5 月 25 日,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为扫除部队前进的最后障碍,担任爆破敌人一座桥上的碉堡的任务,当他冲到桥下时,发现没有安放++包的位置,眼看总攻马上开始,他毅然托起++包顶在桥身,猛拉雷管,炸毁碉堡,完成任务壮烈牺牲,时年 23 岁。

抗日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1929 年 1 月 22 日—1942 年 10 月 25 日),本名阎富华,化名王朴,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是著名的抗日英雄,1941 年 9 月 16 日,日军 3000 余人向河北省涞源县进军,包围了狼牙口村,将群众赶到村前打谷场,逼迫群众说出八路军的去向和藏在村里的粮食,王二小被日军抓去带路,为了掩护转移的乡亲,他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终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 13 岁。

革命烈士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

葛振林(1917 年 8 月 20 日—2005 年 3 月 21 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7 年 10 月,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 1 军分区 1 团 2 连,1938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 年 9 月 25 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 90 余人,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伤愈后,他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朝鲜停战后,回国投身国防建设,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1982 年离休,2005 年 3 月 21 日,葛振林在衡阳病逝,享年 88 岁。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左权(1905 年 3 月 15 日-1942 年 5 月 25 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 8 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 12 月参加广州起义,1942 年 5 月,日军对太行、太岳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 37 岁。

抗日名将孙毅

孙毅(1904 年 10 月 4 日-2003 年 7 月 5 日),男,汉族,原名孙俊明,又名孙毅,曾用名孙俊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龙湾镇马务头村人,1931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 5 月考入黄埔军校第 4 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2003 年 7 月 5 日,孙毅在北京逝世,享年 99 岁。

除了以上这些人物,涞源县还有许多其他历史名人,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涞源县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涞源历史人物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