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礼仪有哪些
礼记里说过,礼不下庶人。传统的礼法繁杂,在古时只有富有而具有闲情逸致的儒士、大族才会遵从,普通人家仅在婚丧嫁娶、祭祀等重大事项时才会有礼的风俗。
传统礼仪的社会基础在于农耕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凡事都可以慢慢来。而现代社会的节奏不比以往,这年头哪有大宴三日的说法?至于说吃饭也是讲究个吃饱吃好,礼仪体现出基本的尊重即可。
礼是不同社会形态下,成体系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容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有关联,但绝对是不一样的。
传统餐桌礼仪并不是不可取,对长辈的尊重、宾主座次这些都是可以延续到现代的,但是更多的类似于“上一道菜就站起来喝一轮酒”这种,那就是虚礼,完完全全是可以被时代所抛弃的。
这就像传统服装,大部分讲究礼法的儒装都是长袍,没一个传承下来,反倒是比较方便的短褂一类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复苏。要继承精神,而不是流于表面。
参加婚礼让人感觉到幸福,参加葬礼让人也不免悲伤。除了这些情感因素外,还要知晓相关的礼仪。
参加婚礼不必华服不少人一定以为参加婚礼穿华丽的衣服,才能在正式场合中显现自己的漂亮,风光一下。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婚宴上,主人是新郎和新娘,他们才是受人注目的焦点。假如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得像新娘一般,会引起别人的笑话。
少女的你,穿着的服装应以纯朴可爱才适合,不要学大人艳丽的装扮,失去少女纯真的美。随你的喜欢选择,洋装或套装都相配,你也可以在胸前佩一朵胸花装饰,会使你看来更漂亮。
需要注意的是,忌穿黑色的衣服,白色洋装也应避免,因为白色是新娘服饰的主要色彩,相信和新娘抢风采不是你愿意的事吧?服装颜色不宜太过鲜艳,淡雅一点的颜色,才能显少女的柔和感,如粉红、浅绿、淡紫等色彩。
喜宴上的言谈举止在喜庆婚宴上,不可因太高兴了,就大声放肆地谈笑,或过分地狂欢,表现出少女不应该有的越轨举动,引人非议。
在喜庆婚宴上,随意说笑,虽无可厚非,但要特别注意一点,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破坏气氛,如切断、完了、离别等伤情的话,人家最引为忌讳了。相反的,要尽量说祝福的吉利话,否则,就是一个不懂得礼仪的人。
丧礼的穿着丧礼是人生悲伤的告别,丧服应该是黑色的,或是没有色彩的白色、灰色等较适当。少女的你,只要穿上制服,在左臂带上黑色的臂章即可。
①步行走到告别场所坐车子到丧礼会场时,在未到场所之前,大约距离十公尺的地方,就应下车以步行前往,这是对死者的敬意。坐车子直接到丧礼会场是没有礼貌的,千万不可忘记。
②肃静恭敬的态度丧礼时行礼的表情或是哀悼的态度要肃穆恭敬,不可随意大声说话,如果心中感到压抑不住的悲伤,尽量不要哭出声,以免引人注目,最好只低声啜泣,但要将心里的哀伤表现出来即可。
③慎重其事的祭拜烧香祭拜是佛教的葬礼仪式,对此仪式必须非常的慎重其事,如不知怎么祭拜,需先向父母请教。
如果当天忘了,就必须注意先行礼的人,然后依照他们的拜法谨慎地行礼。
其程序是首先向丧者家属恭敬地行礼,接着向灵堂的人像行礼,然后恭敬地举香祭拜,再插回香炉,礼仪即成。
④答礼致意作为“外人”,不必太用心去记丧礼的仪式,只要照着大家的方式去做就大致不会失礼了,对于佛教的烧香仪式不妨稍为注意一下。
心里虽然感到极度悲伤,但是千万别忘了向丧者的家属答礼致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丧嫁娶的习俗从何而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丧嫁娶的习俗从何而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