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国是如何从强大到灭亡的
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矛盾产生: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会矛盾激化: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3、统治阶级内部: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秦国奉行的是军国主义,政体采取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商鞅变法起,执行富国强兵弱民的政策,最后虽然国家强大了,但是民生极度恶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强国不爱戴自己的子民,最终不是被自己子民推翻,就是被外部势力灭掉。
【图文原创】
先简要讲一下秦国如何强大起来的。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在七雄中最弱小、最落后。
秦孝公立志富国强兵,为此,他向天下广揽贤才。改革家商鞅顺应时势,登上了秦国政治舞台。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
经过商鞅一系列变法,秦国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奖励军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成为当时第一强国。为秦国以后消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秦军大将白起命令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重要转折点,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秦王嬴政,十三岁继承王位。拥有雄才大略、卓越胆识。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经过十年征战,嬴政终于消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毫无疑问,秦国非常强大,才能建立秦朝,秦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
从公元前221年开始,这个国家就应该叫做秦朝了。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国与秦朝有区别: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再来看看秦朝如何迅速走向灭亡的。
一、严刑峻法,水深火热
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秦始皇把法律、法令推到治国的最高位置,秦统治者把“重刑”原则推向极端,对全国实行空前严酷的刑法统治。
秦朝死刑种类很多,常用的有:①具五刑,这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②族诛,即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亲族的刑罚;③枭首,即将犯人的头砍下,悬于木杆上示众的刑罚;④弃市,即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秦始皇用严刑峻法规范臣子与百姓的日常行为,使得整个国家的人都如履薄冰,没有丝毫安全感。
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前往渔阳戍边,途遇大雨而误期,误期按法皆斩!刘邦押送沛县徒役去骊山修皇陵,途中不断有徒役逃走,如数不能按时到达,按法皆斩!禁止言论自由,两个认识的人在大街上偶遇都不能打招呼(偶语者弃市)。
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痛苦不堪。
二、大兴土木、负担沉重
图二:阿房宫复原图筑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在固阳县秦长城红石板沟段有一处豁口,相传就是当年孟姜女千里寻夫不见、哭倒长城的地点,成为秦长城的一大历史遗迹。
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建陵墓:骊山陵墓,工程巨大。
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每一项浩大工程都要耗费难以计数的财力、物力、民力,当时民众并不富裕,有时候还会造成大量的民众死亡。
三、赋税繁重、民不聊生
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四、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图三: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秦始皇“焚书坑儒”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摧残了先秦文化;开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文化、迫害知识分子的先例。
五、二世残暴、农民起义
秦二世听从赵高的毒计,制定了严刑苛法,规定凡是有罪的人,不仅本人被杀,还株连三族或九族。秦二世曾一次车裂了10个公主和6个公子,还把公子将闾三兄弟囚禁在狱中,强令他们自刎而死。凡是有大臣提出异议的,都认为是诽谤,严加治罪。
秦二世统治时,阿房宫还没修完。秦二世下令,征集大批民伕,继续修建阿房宫,并征集了5万多人专门镇守咸阳。由于征集的人太多,粮食不够吃,秦二世又下令,凡是被征集的人,都要自带粮食。
秦始皇末年,天下百姓已经对秦始皇产生了怨恨和不满。
秦始皇死后不久,便发生了农民大起义,起义烽火迅速蔓延。在项羽和刘邦分别领导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殆尽。不久,刘邦入关,秦朝灭亡。
图四:大泽乡起义
由于秦朝统治非常残暴,人民痛苦不堪、无法生活,所以,人民起义造反不断,秦朝很快从 强大走向灭亡。秦朝是一个仅仅持续14年的短命王朝。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秦朝的灭亡实在是亡于秦始皇太过强大;亡于秦朝破天荒的将持续八百年的分封制完全废除,建立郡县制;亡于秦朝没能迅速的从得天下转变为治天下;亡于没能彻底清除六国残余势力。下面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一、强大的秦始皇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在秦始皇时期完成统一六国的霸业。秦始皇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之大已经超出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创造了一个词语叫做皇帝,自己就是始皇帝,而自己的儿子便是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的传承下去。
但是也正是因为秦始皇功绩太大,威望极高。天下都为秦始皇马首是瞻。但是秦始皇自身的权威,并没有传递给后世。长子扶苏,次子胡亥都没有秦始皇的威望。
等到秦始皇死在巡视路上的时候,没有明确表示继承人的弊端开始显现。给了赵高和李斯一个非常大的漏洞。
二、初创的郡县制
自从周公分封800诸侯以来,分封制深入人心。秦国草创的郡县制,只是在秦国一地得以广泛施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郡县制推向全国。但是在六国的固有领土上分封制还是比郡县制更深入人心。
初创的郡县制比起实施800多年的分封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三、马上治天下
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统一了天下。但是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在思路上并没有完成很好的转换。
只是粗暴的把秦国的经验推广到六国故土,并且开始修筑长城,修建秦始皇陵,修建阿房宫,修建秦直道。。。等一系列大工程。
可以说秦国在经过多年的征战之后,并没有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是很迅速的转向大型工程,这就让老百姓非常疲惫最终引发反抗。
四、六国余孽
秦始皇在平定天下之后,对六国贵族并没有大肆的清洗。(或者说条件还没有成熟)这就给了六国余孽以喘息的机会。甚至爆发了多次刺杀秦始皇的政治事件。
根据史记,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张良、项羽在秦始皇统治时期都有很多藏匿地点,并且有大量的金钱、人员用于招兵买马,准备反抗。
这四点原因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秦始皇一死,秦国的政治集团只顾着争权夺利,而没有顾及外部威胁,这给了六国反对集团很大的便利。
所以以史为鉴为这四点才是秦国灭亡的原因。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秦朝世界历史地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秦朝世界历史地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