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节的由来以及习俗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其习俗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守岁等重要习俗活动。


1、祭祀。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准备好贡品祭祀已故的亲人,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希望他们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帆风顺。

2、贴春联。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

3、扫旧。新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即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晦气之意。

4、贴挂贴。过年贴挂贴(又叫桃符)和贴春联一样,五颜六色的挂贴给春节增添了喜庆。

5、贴年画。北方人喜欢在春节时张贴年画,给春节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6、守岁。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就是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有辞旧迎新之意。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饺子。

北方吃团圆饭的风俗是什么

北方团圆饭的风俗是吃饺子,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

团圆饭是中国的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之一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

1、吃饺子: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2、吃年糕: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3、吃鱼:春节吃鱼可是 有讲究的,预示着年年有余,所以春节吃鱼是北方人的一项习俗。

4、吃甜食: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等等。

北方走亲戚的风俗

北方大年初一早上,每家吃完早饭晚辈都去长辈家给长辈拜年,在路上遇到熟人要相互问好“过年好!”

长辈家早早吃完饭,准备好水果,瓜子,糖等食品,在家等晚辈来拜年。晚辈进屋立即鞠躬晚好,比较亲近的长辈还会给晚辈一个红包,然后相互说一些开心的话。

逢年过节,大家都要走亲戚,这是流传下来的很多年了,为什么要走亲戚啊!我个人感觉亲戚是自己或者家人们最亲最近的人,要经常走动一下互相联络一下感情,如果家里有事就可以互相帮助

大年初一,除了给家族长辈和左邻右舍长辈拜年,哪儿也不去,就是一家人或者一个家族聚在一块,聚餐。大年初一,是家族的聚会。

大年初二,走老姥姥家(就是爸爸的姥姥家)姥姥家。大年初二是外甥们去看姥姥的日子,一般都要提前跟表哥们约好时间或者上午或者下午。不然可能表哥表弟们也都去走看望自己的姥姥了。

大年初三,走娘家,一般刚出嫁或者孩子还不足以独立走亲戚的,都是初三回娘家。如果是新女婿第一次上门,绝对是非常隆重的,除了带的礼品相当丰厚,新女婿上门还要做大首座的,就是一般主宾的位置,也就是这一次,推也推不掉。如果酒量不好又不是特别会推辞的,一般都要喝多。

初四、初五,一般就是姑姑家、姑奶奶家、姨母家等等亲戚。

初五之后,其他的亲戚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方地区特有的春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方地区特有的春节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北方吃团圆饭的风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