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炎帝与黄帝谁的地位更高

华人常说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而有一种亲切自豪之感。这句话在加强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上,确有很大的作用。因而考察探明黄帝和炎帝实际的和人们心目中的历史地位,有助于说明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坚实的事实基础的。

可是谁的地位高,还真不知道。

按照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四夷的概念,黄帝的地位最尊贵。阴阳五行学说,南方属火,颜色为红色,代表人物是炎帝神农。东方属木,颜色为青色,代表人物是青帝太昊。北方属水,颜色为黑色,代表人物是黑帝颛顼,西方属金,颜色为白色,代表人物是白帝少昊,中央属土,颜色为黄色,代表人物是黄帝轩辕。而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尊贵的颜色,黄色是皇家的象征,也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另外我国还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而中央就是天朝王国,是领导四方的。司马迁史记里面就是从黄帝开始写起的,里面说神农氏的政权已经衰败,华夏大地各个诸侯互相攻战,百姓深受残害,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黄帝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黄帝就是通过征讨四方不服从中央管理的部族才确立了自己的威权,所以综合来说是黄帝的地位比炎帝的高。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是爱好和平的,而且炎黄大战之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互相融合,互相婚配,并繁衍后代,已经分不出来到底谁是炎帝部落谁是黄帝部落,所以我们才被称之为炎黄子孙,在这种意义上来说,炎帝和黄帝的地位是一样的。其实在黄帝部落还没有兴盛的时候,炎帝作为华夏大地的首领,已经统领各个部落很多年,有些史书上说是500-1000年左右。所以在炎帝部落最强盛的时候,黄帝还没有出生呢。

中国世界历史人物排名前十 - 华夏历史

炎帝,姜姓,传说是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是与黄帝同时期的、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另一位天下公主,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钻研医术用草药治病,解除先民的身体痛苦(在我国,中医一直流传到现在);还发明刀耕火种;创造出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住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一生为我们人类做了许多实事,为我国成为农业大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黄帝,相传公孙姓,后来改姓姬,因其居轩辕之丘,故又号轩辕氏。他一生经历大小战争五十三次,打败了榆罔,降伏了炎帝,诛杀了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后人称之为中华民族第一帝。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国内政治稳定,国势强盛,文化进步。文字、音乐、历法、宫室、舟车、衣服、指南车这些都是黄帝在位这段时期内发明创造的。

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如果记载无误的话,那么炎帝和黄帝应该是亲兄弟。后来炎帝和黄帝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常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黄帝、炎帝、蚩尤三人被后人称为“中华三祖”。

炎帝和黄帝都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重要的领导人物,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就政治和军事地位来讲,我认为黄帝应该是高于炎帝的,毕竟炎帝被黄帝所败。(图片来自网络)

炎帝和黄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一样崇高无比的。

习惯上我们所有的华夏子民,皆尊奉炎帝黄帝为我们的祖先,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

其实炎帝是上古时期,发源于姜水之滨的部落,因而取姜氏为姓;黄帝部落,是发源于姬水之畔的部落,因而取姬氏为姓。炎帝和黄帝是两个部落的首领。

后炎帝带领炎帝部落,逐水草而居,迁徙到黄河中下游的冀州一带定居,后黄帝部落也迁徙而来,两部落为地盘和生存发生战争,炎帝被黄帝打败,后炎帝又被原本生活在黄河下游及中原一带的蚩尤部落打败,于是炎帝联合黄帝部落,共击蚩尤,生擒蚩尤并车裂之,并有其土地人民,三族慢慢融合,形成华夏民族的最早主体,历经五千余年,繁衍至今。

因此说,就炎帝、黄帝地位而言,二人一样都是我们上古先祖,甚至是蚩尤也是的,这三人都是的,他们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并无地位上的高低贵贱之分,他们一样受到我们民族五千年来的爱戴和尊敬。

黄帝统一中国以前,是炎帝发现了百草稻谷、施火化等,而后炎帝部落继承帝名帝位(如孔子后代继承孔子地位一样,炎帝应该是神农氏)。

后来炎帝统治力下降,黄帝有熊氏发展起来,有实力争夺统治地位,打败了蚩尤,成为百部首领。可能农业,医道等是由黄帝发展到所有部落的,同时黄帝时期“文”出现,为后代文化发展人族交流统一了基础。所以我们是“炎黄子孙”。

个人认为神农炎帝之前应该是大洪水过后或洪荒时期,是炎黄开启了上古时代。论发展功绩应该黄帝大,但是很多东西是炎帝发现的,炎帝是奠基人。

中国历史人官衔最高的外国人是谁

在晚清历史上,就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本是英国人,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并且他还是晚清朝廷的一品大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官衔最高的外国人,曾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他,就是罗伯特·赫德。

他在任内主持创建了中国海关的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为清政府开辟了一项稳定并逐渐增长的税收来源。他主持下的海关还创办了中国的现代邮政事业。

1878年,受赫德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建立了“天津海关书信馆”,这是中国最早的邮政机构,并发行了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赫德不但使中国海关迅速实现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管理,而且,在良好的制度约束下,海关成为当时清政府工作效率最高、贪污最少的一个部门。他对外实行条约制度对关税率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由贸易及公平税收。

他虽是外国人,但他为当时的晚清朝廷和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后世人铭记。

赫德—官位最高实权最大的欧洲人

1853年,上海爆发了小刀会起义,英、法、美三国领事趁机攫取上海海关征税权,洋人征洋货的税,清廷当时根本没有关税意识,对此竟无所谓。此后,中国沿海各口岸海关就逐渐落入洋人手中,“邀请”洋人“帮办税务”成了惯例。

赫德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4年清廷加赫德按察使衔,成为清朝的正三品大员。

由于赫德在海关按章征税,按律执法,他选择海关雇员还进行全球招考、公开选拔。海关总税务司成为大清帝国唯一没有++++的部门。

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在赫德的打理下,到了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国的“财神爷”。

1869年晋升布政使,官阶从二品。1889年,升为正一品。

1908年,73岁的赫德告老还乡。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国病逝,享年76岁,清廷追授赫德为太子太保。赫德成为历史上享有中国王朝最高荣誉的西方人。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一些概念,不然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就是国家的概念,如果要从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概念来划分中国,外国,那么诸如唐代的高丽人高仙芝之类的就排除了,而是要把时间调拨到近代,也就是1840年以后。

再者就是这个官员必然是要以当时的国家执政一方选定的正式官员,这样在解放前中共的一些外国参谋,也就不能算在其中。

在确定了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可选的人物就屈指可数了,英国人赫德,就是历史上官衔最高的外国人。

赫德简介:

赫德,英国人,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掌权长达45年,被清廷视为客卿,在衰朽的旧帝国制度中创造出唯一廉洁不贪腐的高效衙门;他怀揣大英帝国的野心,却又以“中国政府外籍雇员”自居。1854年,19岁的赫德来华,先后在英国驻宁波和广州领事馆担任翻译和助理。1859年起任粤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在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赫德不仅在海关建立了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而且其活动涉及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世界历史人物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世界历史人物排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世界历史人物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