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末代皇帝一般子嗣较少或无子嗣
历史上王朝衰落是很多因素导致的,无子嗣是一个重要原因,子嗣就是王朝未来的管理者,管理者品质优劣,好坏,性情的变化都对王朝的兴衰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人治的时代,朝代衰落管理者是核心问题,管理者无子嗣,也就是代表着王朝未来没有掌握在当前管理者手里。一个不能决定王朝未来走向的管理者是失败的,是王朝衰落的重要标志和因素。
我认为正确的因果关系是 : 子嗣的稀少或缺失是一个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不是王朝的灭亡导致子嗣的缺少。
从周朝以来帝王子嗣稀少、年幼甚至缺失,一般都会导致王朝的动乱。
武王早逝,成王年幼,虽有周公辅佐,国家还是先后出现宗室叛乱和商超移民引发的叛乱,幸有周公尽心辅佐,才之后的成康之治。
西汉末年,汉成帝刘骜无子,后继之君不是早逝就是襁褓婴儿,外戚势力相应壮大,王家一门五司马,王朝动乱,义军、乱军蜂蛹而起,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主少国疑也是东汉末年动乱不安的重要原因。
清朝顺治帝、康熙帝都是幼年继位,亲政之路颇为坎坷。顺治帝6岁继位,转过年来,他的叔父就送了他一份大礼,入山海关,取明朝而代之。可以说大清帝国有一多半是多尔衮打下来的,但是耐何其他宗室的虎视眈眈和自身无子嗣的缺憾,多尔衮一直未能称帝,一直到某一天莫名其妙的突然暴卒。清朝早期一直都存在主少国疑的危险,顺治有叔父多尔衮的夺位威胁,他的后继之人康熙帝,幼年时有鳌拜权臣之威慑,青少年有藩王叛乱的威逼,这两位少主皇帝只要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不过幸而有孝庄太后在背后力挽狂澜,才没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动乱。
到清朝慈禧太后,事情就变得不妙起来,同治皇帝少年早逝,无嗣,从旁系找来一个儿皇帝,强势的太后和日益长大的皇帝之间矛盾益日加深,也导致清末政局颇为动荡。若同治帝不早夭或者有子嗣,可能清末的历史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所以说,皇帝子嗣稀少甚至缺失,一般都会引起巨大的政治动荡。
导读: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很少有突然崩塌的王朝,大部分还是有迹可循的。在王朝末期的帝王确实一般都子嗣较少但是不绝对,比如殷纣王、隋炀帝甚至于蜀汉后主刘禅等等都是盛年突然亡国的君主子嗣也不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就历史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实末代帝王的子嗣较少甚至没有子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王朝一般不会突然灭亡。这之前必然由比较长期的因素积累与表象,所以才会被大多数人看出来。什么对方气数已尽;秦时其鹿,天下共逐之等等。这个过程通常不是一代帝王表现出来的,末代帝王只不过在某些具体事件上的表现才成为推到多米诺骨牌的那个人。我们从中总结规律发现,末代帝王缺少子嗣的原因如下:1、少年继位的傀儡皇帝,还没有成年就成了亡国之君。2、被权臣操控的傀儡帝王每天生活在焦虑惊惧当中,朝不保夕的生活中哪里还有繁衍子嗣的想法?3、破罐子破摔加上与朝不保夕的帝王一样焦虑同样导致子嗣不丰。4、权臣篡位,为防止旧朝复辟屠杀末代帝王子嗣。下文我们详细阐述:
第一种、少年继位的末代帝王还没成年就成亡国之君,代表人物:西晋晋愍帝司马邺、南宋怀宗赵昺
晋愍帝司马邺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孙子,也是西晋的亡国之君。也就是说西晋三代亡国,比秦、隋两朝二世而亡的强不了多少。永嘉七年四月,晋怀帝被处死后司马邺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史称晋愍帝。这一年司马邺刚刚12岁,此时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已经立国。晋怀帝就是被汉赵军队攻破洛阳后杀死的,可以说此时汉赵政权已经占据了富庶的并、冀、幽等州距离长安也近在咫尺。
外有强敌的西晋小朝廷内部又起纷争:丞相司马保控制的长安以西地区不服从晋愍帝管理,并且不再提供粮食赋税。可怜的司马邺东边是匈奴敌国汉赵、西边不听自己调遣,文武百官被迫采集野菜充饥。在这种情况下汉赵刘曜率军围攻长安,司马邺被迫投降。刚刚16岁的司马邺成为俘虏,以帝王之尊不但要给举行宴会的匈奴洗杯子还要倒马桶。受尽屈辱的司马邺怎么可能子嗣丰盈,显然是不会的。
南宋末代帝王怀宗赵昺是南宋最后一位帝王,也是宋末三帝之一(都是幼童继位)。也是两位哥哥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在哥哥宋端宗病逝后继承帝位史称宋怀宗。在宋怀宗继位的第二年南宋军队与元朝在崖山进行决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后宋朝也失去了随后一丝生机,丞相陆秀夫背着宋怀宗赵昺跳海自杀。此时的小皇帝刚刚八岁,因为没有成年所以没有子嗣。
第二种、被权臣操控每天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焦虑当中。代表人物:唐哀帝李柷
其实在唐哀帝李柷父亲唐昭宗时期就已经亡国迹象明显了,此时跟随黄巢造反起家的军阀朱温已经大权在握。公元904年八月唐昭宗和后妃被朱温弑杀,目的就是要篡位。然后假传圣旨立李柷为新皇帝,此时刚刚13岁的唐哀帝彻底沦为朱温的傀儡。这位可怜的帝王几乎没有自由,没有权力甚至连年号都没有。唯一的作用就是不断加封权臣朱温的官职,在梁王至上加赐九锡。
此时朱温篡位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开始有计划剪除唐王朝最后的支持者。公元905年6月朱温制造了白马之变,杀死终于李唐的裴枢、崔远等朝廷忠臣三十多人。同年底何太后也被借口杀死,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的朱温在公元907年强迫唐哀帝李祝禅位。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唐僖宗以为朱温忠臣才赐名朱全忠,但是就是这位朱温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掘墓人。
唐哀帝李祝几乎都是以傀儡的身份生活,每天生活在朝不保夕的焦虑当中。这样的生活环境李祝连个普通人都不如,李祝还怎么子嗣丰盈?
小结:
综上所述基本上末代帝王不是未成年的就是权臣的傀儡,因为这样好控制。这两种帝王都是长期处于焦虑当中,甚至都纵情生色的心情或者自由都没有不可能子嗣繁多。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中国人通常都有这样朴素的愿望: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五谷丰登了,人们才能拥有足够的资源养活增加的人口。人丁兴旺了,才能有更多的劳动力开垦土地,驱逐凶蛮。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所以,各个地方都有龙王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
(龙王庙是祈祷风调雨顺的场所)
封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他们的愿望也与普通老农没什么区别,尤其还有圣人之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为了避免社会动乱纷争,早早就设计出来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对于皇室子孙而言,繁衍子嗣既是家族传承,更是政治需要。皇储尚未成年,老皇帝就要张罗着相亲、筹办婚礼了。在古代,皇帝的子孙多了,说明家族生命力旺盛,宗族势力强大,可以让那些野心家不敢生出觊觎之心来。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田氏代齐的故事。当初陈国公子完因为被政敌追杀,逃难到齐国。齐桓公接纳了他,还让他做了工正官。由于古汉语陈、田同音,公子完就改姓田。经过了八代人的时间,田氏家族在齐国收买人心,民多附之。后来田氏宗主想取代姜齐,要派遣子孙到齐国各个都邑担任长官,子嗣不够用。宗主就此出了一个办法,他娶回来了很多姬妾,然后又招募了很多门客,姬妾与门客私通的事发生之后他也不做禁止。十多年后,他就拥有了一百多个儿子,成为齐国最大的家族势力。最终,田氏成功取代了齐国国君之位。
(田氏代齐:宗族力量即是政治势力)
可见,宗族人丁的兴旺,在氏族血缘政治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到宋代,科举制已经发展很完善了,宋朝的皇帝依然对江西陈氏宗族的发展壮大感到不安,由皇帝出面组织分家,把已经有数万人口的陈氏家族分成了好几家,各自迁徙到其他地方居住。不然,一旦天下有事,单一个家族就能拉起来一支数万人的军事武装,那还得了?
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大家为了挣得更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就努力的生孩子。本来古代社会娱乐活动少,有圣人教导,又有现实的利益,自然以生孩子为重要事物了。
可是,事物都有规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有些家族不知为何,逐渐子嗣不丰,接连几代香火单传,后来甚至生不出儿子来,不得不过继旁支的孩子继承家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族内部就会形成动乱,势力衰弱,易被外人所乘。
(宗法制度维系的政治平衡)
即使贵为皇帝,也是如此。一般到了王朝末年,皇室子弟逐渐人丁单薄,朝廷动荡不安,最终江山易手。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当然也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王朝初始,一般都是改天换地的新气象,新的统治阶层人数不多,他们必须精诚团结,才能压制住其他反抗势力。社会资源足够丰富,皇室和贵族之家都有大把的空间扩展各自的利益。随着社会秩序逐渐稳固,人口渐渐增加,资源总量也达到瓶颈,短期内除非有技术革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社会整体的秉性会逐渐转向保守,内部分歧逐渐增大,明争暗斗成为主流。
这种趋势发展几十上百年,必然会有一些贵族代出人才,发展出强大的势力,以至于威胁到了皇室地位,权臣开始出现。权臣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只能打压皇室。皇室子嗣单薄,没有雄主出现掌握资源反击,这才是对权臣最大的保障。君不见汉朝梁冀,作威作福几十年,都是因为皇帝年幼,形不成自身的势力。当汉桓帝长大后,依靠宫廷内部的千把人就除掉了梁冀。所以,做权臣的如果没有这点觉悟,只能是被动地等着领盒饭。
(代表地方势力的司马家族)
怎么才能使得皇帝形不成势力呢?除了让皇帝早逝外,生不出孩子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到了王朝末年,宫帷秘事不为外人道的不知有多少。权臣一般不会硬来,通常是制造心理压力,或者是暗中使坏,使得皇帝每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精神压力超大,自然生不出孩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给天下臣民传达的政治信号就是,皇位没有正统继承人,皇家势力衰弱。一旦一个皇朝经常出现继承人危机,那么以中国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来看,就是王朝大概要完了。这也是权臣在暗中传递王朝兴替的舆论,所谓天不佑皇室,乃是其德不足,宜择有德者居之。
一旦皇室权力受到了限制,那么后宫的供应水平,甚至皇宫服务人员的水准都会相应受到影响。如汉朝末年、晋朝末年、唐朝末年、清朝末年的皇帝都是在这种状态下早早地就没有了生育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出身最低的皇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出身最低的皇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