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九州,现在对应的地名是哪些

所谓“九州”也是战国以前的就有的说法。

齐侯镈钟:“ 成唐(汤)有严在帝所,专受天命……咸有九州,处土禹(禹)之堵。”《左传·襄公四年》传:“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径启九道。” 九州有三种说法:

一、《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二、《尔雅》九州: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三、《周礼》九州: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九州大地的九州指哪九州

九州大地的九州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中有幽州与营州,没有青州和梁州。《周礼》中有幽州与并州,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

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1、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

九州大地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九州的来源:

相传在古代的时候,大禹带领天下臣民治水,将天下分为了九州。

古代的人们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方圆指的就是范围,按照古书中的记载,九州的范围,北边是燕山山脉,渤海湾和今天的辽东,南边可达南海,西边至甘肃,而东边则是毫无意外的抵达东海。

由于豫州由于位于九州的最中央,也被称为中州,九州之中,冀州的范围最大,其所在位置大概是今天的山西以及河北部分地区,也正因为冀州的面积广阔,后来的并州,幽州,还有营州,都为冀州所分出来。

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和雍州。

相传大禹统治时期,划天下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名词。每个时间段,九州范围划分也不同。

古典记载,大禹划分的九州分别为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和雍州。那时的九州只是古人的一种理想概念,并非行政单位。

《周礼》中记载,东南为扬州,正南为荆州,河南是豫州,正东为青州,河东是兖州,正西是雍州,东北为幽州,河内称冀州,正北曰并州。与大禹时期比较,少了徐州、梁州,多了并州、幽州。

《吕氏春秋》记载,河汉之间为豫州,周地。两河之间为冀州,晋地。河济之间为兖州,卫地。东方为青州,齐地。泗上为徐州,鲁地。东南为扬州,越地。南方为荆州,楚地。西方为雍州,秦地。北方为幽州,燕地。

《吕氏春秋》延续了周礼的记载,除豫州为周王室管辖区域外,其他八州均是周王室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到了汉代,又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及司隶地区,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和凉州,益州即九州中的梁州地区。

晋朝时基本延续了汉代划分,将全国扩增至十九州,增设了平州、梁州、广州、宁州和秦州五个州。

五胡十六国时期,九州大地上同时存在数个政权,有时同一个州的官衔同时出现在几个国家任命的官员身上,所以西晋以后九州的渐渐模糊。唐宋以道代替九州,宋朝则以路为行政单位,到了明清时期九州早已成了一个概念。

九州始于大禹时期,成型于周朝。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文明的时期,后世缅怀周朝,所以常以九州代替,泛指中华文明地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九州都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九州都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九州大地的九州指哪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