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是王元的第几代孙

琅琊王氏真正奠基之祖是王元的四世孙西汉人王吉,琅琊王氏名人有王祥、王粲、王戎、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其中王祥被称为“孝圣”,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也是王羲之的叔太爷爷,王祥的弟弟王览则是王羲之亲太爷爷,也是王导的亲爷爷。

太原王氏都把王敬宗奉为奠基之祖,因为他在东周时期就避居于太原,这可称为广义的太原王氏。

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超越了王羲之吗?王献之的艺术观为后世提供了什么思路

中国的书法艺术,在东晋出现了两位杰出的大家,也就是被后人称作“二王”的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他们以鼎革汉魏以来的旧体为己任,从王羲之开始以王献之告终。

王献之在其父之后创造了书法艺术新的审美观,对后世影响较大。甚至在唐代以前,其影响还超过了王羲之。但从总体来说,由于献之英年早逝,书艺尚未达到其父那样的化境。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在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影响比较大。

但王献之敏悟通变,能在乃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流美恣逸的书法而影响后世。为“魏晋风韵”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从而赢得了与其父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承继父风而发展创新,别树一帜。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创新意识非常强。他对古体(章草)不满意,认为不够潇洒、舒展。提出应该变革和变革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变革创新的方向和道路,创造出自己破体_行草体。所谓“破体”(又称大令体)就是打破楷书、行书、草书的界限。以行书为主,偏于楷的叫“行楷”,偏于草的叫“行草”。这种新书体为后世书法独开一门。王献之在书法史上的另一大贡献是创立了“一笔书”,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最富表现力的书体。

简而言之,王献之的艺术观为后人提供了艺术必须坚持“创新”的思路。唯创新才有发展,唯创新才有出路。

谢谢悟空邀请!

大圣悟空又给我出题目了,题目是“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超越了王羲之吗?王献之的艺术观为后世提供了什么思路?”在回答这问题之前我讲个历史小故事:在王羲之作古之后,有一次谢安问王献之:”君书何如右军?“,王献之回答说:”故当胜。“,由此可知,王献之自视极高,自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超过其父王羲之了。而在我看来,王献之的书法水平、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都还没能超过王羲之。但王献之在王羲之的书法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这是不争历史事实。

至于王献之的艺术观是指什么艺术观,提问者没明示。以我个人的认识水平,是这样理解的,张怀瓘在《书断》行书篇中有一段记载说:“献之常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这恐怕是表达王献之的艺术观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王献之,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了新体,即所谓”一笔书“的连绵草法,为后世的张旭和怀素的狂草形成以及颜真卿行书风格的形成都提供了积极的思路。其中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和《中秋帖》对后世行草书的影响最大,而《洛神赋十三行》小楷帖对后世小楷书的影响最大,由于王献之小楷是对王羲之小楷书的改革,这种改革的精神也就启迪了后来的傅山、刘墉、黄道周等书家小楷风格各具的导源。

我认为王献之和王羲之父子已形成一个独特二王书法体系,是一个不可被分割的整体,他们父子二人已经是魏晋书风的杰出代表人物。

以下发几张二王的珍稀书法图片供大家欣赏,如您喜欢请为我点赞,谢谢!

王献之是王元的第几代孙 - 华夏历史

以上是王羲之的《姨母帖》

以上是王羲之的《行穰帖》

以上是王羲之的《初月帖》局部

以上是宋拓大观帖太清楼帖王献之书法翻墨本局部

以上是王献之的《兰草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王献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王献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王献之是王元的第几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