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到底为何要建造铜雀台呢

铜雀台,位于今天河北省临漳县境内。

临漳,古称邺城,为避晋朝司马邺之讳,因此城北邻漳水,而更名为临漳。

曹操官渡之战以两万大破袁绍十万人,袁绍兵败,不久病死。曹操趁胜追击,一举消灭袁氏,北方平定。

烟囱历史文化 - 华夏历史

攻灭袁氏后,曹操回师夜宿邺城,夜半时分,忽见一道金光有地下升起,第二日,从地上掘出一只铜雀。

谋士荀攸进言道,昔日舜母梦见玉雀而生舜,今日遇铜雀,必是大吉之征兆。

曹操大喜,下令在这临近漳水的邺城建立铜雀台,以彰显自己平定四海之功。

史载,铜雀台高十丈,台上再建五层高楼,共27丈,按汉制尺寸,也就是高达63米,楼顶上又建一铜雀,高一丈五,神态逼真,傲视天下。台下又引漳水流入台下玄武池,可站在台上操练玄武池中水军。

铜雀台,与建安文学的兴盛有着不解之缘。建安年间,涌现出一次诗歌史上的高潮期,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是建安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常常聚集在铜雀台,用手中之笔,写尽心中之抱负,道尽乱世民间之疾苦。

除了铜雀台,曹操还在邺城修建金虎台、冰井台,其影响与名气远不如铜雀台。

因此,铜雀台的建立,起初为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时彰显功德之用,而后成了进取南方,训练水兵的将台之所,到了后来,又成了建安文学的交流平台。

一台多用,这也许就是铜雀台如此著名的原因吧。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为了炫耀国力。当时处于三国争霸局面,是为了震慑江东孙权以及反抗势力。还有曹操本身的愿望,就是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当时局面,只剩下孙刘联盟一个反抗势力了,只要击败它,全天下就是曹操的了。铜雀台的建立也是为了说明,他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曹操建铜雀台的时间,从曹植的铜雀台赋推敲,应该在建安十五年之前即210年及之前,不一定发生在赤壁战前,诸葛亮篡改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与共的内容,也只见于演义小说。而说起曹操的简朴节俭,却有史实支撑,在三国志毛介传有载,说曹操性节俭,不爱华丽,以身作则,节俭示人,于是天下人有样学样“虽是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裴注还记载一则曹植妻子因为身穿锦绣绫罗而被曹操以违命制赐死的事。


据传铜雀台是以邺城北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这座建筑极为奢华,台高约十丈,换算到现在来说那就是30米开外,台上又有5层高楼,离地约有27丈。从曹植的铜雀台赋“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说明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弘扬曹操功德巍巍之意,向天下人表示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霸的含意,也为接下来的进位造势。(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当时与此并行的还有招贤令,在赤壁败后,曹操痛定思痛,全力收拢天下英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这两件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际目的一致,一为自显功绩,为进位准备;另一个是招收寒门士子,把世家豪族垄断的政权冲开缺口,即辅佐曹操统一天下,也能对付政治对手。一句“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让曹操立即获得天下士子才士的心。(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铜雀台与天下文人骚客因缘不浅,如三曹等建安文人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就经常奉召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揭示天下大势民生多艰等实际。到曹丕曹睿时还不时召开文学会。其中也安置了曹操的女人们,从他分香卖履的临终遗言可知“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有这些原因,自然需要大张旗鼓,不惜花费打造,以向天下人展示曹操的盛德。(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世说新语》也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曹操死后,曹丕就把他的姬妾挑选进宫服侍,一次生病时,其母卞夫人前来探病,看到榻边女人很面熟,想起是铜雀台旧人,询问之下才知被曹丕收进宫许久,并且有不少人,卞太后气极骂曹丕说“狗鼠不食汝余”

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建了一座高15丈的台子,取名铜雀台。铜雀台右有金凤台,左有玉龙台,台高各10丈,以桥相连,宏伟壮观,曹操一生简朴,为什么又大兴土木,建造铜雀台呢?

铜雀台刚修好后的一天,曹操携曹丕、曹植,还邀请了蔡文姫、陈琳等一众文武大臣登上铜雀台,大摆宴席。为了增加气氛,蔡文姫还一展歌喉,演唱了《胡笳十八拍》,一时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一些势利之辈便献诗歌功颂德,建议曹操称帝。曹操不动声色,还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诸公的美意曹某实不敢当,我年轻的时候,自知无能,最多想当个郡守,好好为人民造福。为此,我在济南作官时,除弊去秽,不怕得罪人;后来,朝廷任命我为典军校尉,当时也只是为国家讨贼立功,当上一名征西将军,死后,能在墓碑上写上一句‘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心满意足了。接着,讨董卓,剿黄巾,破吕布,击刘表直至身居丞相,人臣之贵已极,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可是,现在竟有人怀疑我有不臣称帝野心,真是妄加猜度。过去,周文王得到三分之二天下还服从商朝,齐桓公、晋文公那么大势力仍尊奉周天子。我的祖父、父亲到我兄弟三代受汉室厚恩,我要像前人一样忠于汉室,这才是我的心里话,我可以说,国家如果没有我这个人,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这段表白,听得文武百官们感动备至,纷纷竖大拇指称赞:“即使周公也比不上曹丞相啊!”

这就是曹操此行的目的,因为当时社会传言很多,都说曹操很快要篡位称帝。他修铜雀台,是要人们以为他好像已经厌倦了东征西讨,对现在地位很满足,开始追求于晚年享乐了,根本无心谋帝位。也因为这一点,为他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同情,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杀了关羽,怕刘备联合曹操报复,便把关羽人头装在匣子寄给了曹操,还在信中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见信后,随手递给大臣传阅,笑着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意思是说:“小儿孙权这是要把我放在火炉上烤啊!”

由此表明,曹操对时局、对自己的处境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称帝容易,但必然成为众矢之地,不得人心。修铜雀台,虽耗费巨大,但却可以收买天下人特别是那些文人雅士们的心,堵住对他不利的一切流言蜚语。

曹操建铜雀台,有二层意思。

一,功成名就,退居幕后。曹操从杀董卓不成,组织诸侯讨伐董卓开始,东讨西伐,灭了不少的集团势力,留下刘备,孙权二股力量,曹操尽管竭力要灭之,无奈力不从心而为之。

二,老骥伏枥,年岁大了,岁月不饶人。沙场上的征战,让曹操感到了疲惫和厌烦。他想找到地方休息一下,或功成身退,或隐居再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囱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囱历史文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烟囱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