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史书是真实可信的

真实的史书有很多类!不知道你需要看那一类的书?均为真实历史书籍。

兵家、法家、医家、儒家、农家、道家、释家、杂家、政治、军事、科技、工业、术数、经、正史、年、野史、杂史、传记、载记、地理志、官职、艺术、书法、词、曲、诗等都有历史。历史分为现代史、近代史、古代史、远古史。

记载书籍:

1.《史记》

2.《汉书》

3.《后汉书 李贤注》

4.《后汉书》

5.《三国志 裴松之注》

6.《晋书》

7.《宋书》

8.《南齐书》

9.《梁书》

10.《陈书》

11.《魏书》

12.《北齐书》

13.《周书》

14.《北史》

15.《南史》

16.《隋书》

17.《旧唐书》

18.《新唐书》

19.《旧五代史》

20.《新五代史》

21.《宋史》

22.《辽史》

23.《金史》

24.《元史》

25.《明史》

26.《清史稿》

27.《新元史》

讲世界历史有趣的书有哪些 - 华夏历史

正如《人类简史》中所说的: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挑水耕地。然而,即便是只记录了少部分人及其事,我们往往也只能知道结果,而事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不知道的。所以,真正真实的历史恐怕只有皇帝起居行事录,以及官员、文人的日记、奏折、批语、大事纪要、志书等等了。

作为历史记录或研究的书籍,比较真实而著名的可能就是《左传》、《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等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但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的问题,其答案是没有。

No.1 实录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实录(chronicle of the reign of a monarch)。

定义: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时期已有。

实录一般是在皇帝驾崩后,由下一朝的官员编写,经过皇帝审核,这个朝代完蛋后,再集合起来。以此来看,事件刚发生不久,所以实录应该是很真的,但事实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实录一般是由本朝官员写的,大多情况下,就是他爹家崩了,他自己来审查实录。无论如何,曾经的皇帝是你爹,哪怕他对你不好,你想要他的皇位,你和他也有父子情。简单点,咋们打个比方,别人骂你爹,你高兴吗?

所以,实录不实。

No.2 某某史(属于断代史)

定义: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或史书体例。

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是的,从表面上看,断代史似乎更真一点,没有皇帝审核,可是,真的是你以为的事实吗?

不然,所谓断代史甚至是通史都有一个共性毛病:参杂有个人政治思想。

如你所想,你看《三国演义》以后以为刘关张竟是如此兄弟,事实真的如此吗?不然。可它却无形之中影响了你,哪怕你知道这不是真的,但你也可能认为刘关张有私下交往,这就是人的定型思维。而且,你以为当时真的能畅所欲言吗?难道你不知道《西游记》因为一句“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被列为禁书吗?

所以,这类书即使再比实录真也是有限定的。

No.3 通史

定义:“通史”可以理解为贯通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世界的从最早文明到现在的历史。

这类书和断代史毛病大体相当,不必多言。

No.4 野史

定义:野史即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撰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如《中华帝国野史》等。

野史中的确比较活跃,可是会参杂更多个人的政治思想,会真吗?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谢谢支持。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很有学术专业性。

世界上的正史,通常都是作为国史来记录。

先说国内,在我们中国,诸如《山海经》、《列异传》等等的野史有很多,大多作为奇谈杂史流传,但是公认的正史通常是以“二十四史”为主,“二十四史”包括了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从《史记》开始、《前汉书》、《后汉书》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加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均为后人编撰。

清亡之后,北洋政府编撰《清史稿》,便形成了中国古代、近代的严谨史书籍。

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家钱穆、吕思勉等的著作《先秦诸子系年》、《吕思勉中国近代史》也是学术界不可多得的著作。

那么在国外,严谨的正史大多在知名院校编撰,如《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作者:威廉•麦克尼尔)、《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作者: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文明史 : 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作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等。

当然要数最权威的当属,英国剑桥大学召集费正清等著名学者编撰的《剑桥世界历史》,这本书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大事年表,是目前世界上最致命、最权威、最严谨的史书。

中国的《二十四史》,是最值得称道的史书。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有哪些真实可信的历史文化书籍推荐

第一本: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通过14年撰写的纪传体小说,由于各种文物大多都从史记上查询,所以史记算是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书了。

第二本:《二十四史》顾名思义,就是二十四本史书,分别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里我们要说三国志才是真实历史。《三国演义》其实大多都无从考证。

第三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巨著,记录了春秋战国到宋朝的往事,宋神宗曾夸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由此看出,《资治通鉴》的可信度也是非常高的了。

以上是我觉得可信度比较高的书籍,大多是文言文,建议卖白话文翻译版。


诗经(尹吉甫采集,孔子编):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经典摘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道德经(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经典摘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论语(孔子):中国儒家经典,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

经典摘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学(曾子):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经典古籍。

经典摘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国语(左丘明):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经典摘录:从善如登,从善如崩。

孟子(孟子):中国儒家经典,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

经典摘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楚辞(屈原):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经典摘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策(刘向):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经典摘录: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通史类——《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柏杨先生历时十年写成。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用简单易懂的白话文翻译过来。历朝历代的官职、地名都有严谨考证,年代、皇帝姓名都有注解,战争、疆域态势是手绘的示意地图,并随文附有柏杨自己的评论。翻译力求在真实准确反映《资治通鉴》原文原意,非常适合当代读者阅读。

专题通史——中国历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成书背景有点意思,当年蒋介石兵败退守台湾后,痛定思痛,决心反思战争,总结历代战争得失利弊。于是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书中采用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以及多部可信古籍的素材,对各朝代历史背景,战前态势,战后影响都有深刻分析评估,每册并配有专门的地图册,一手读史,一手持册,是最好的学习模式。适合喜欢读严谨历史的历史、政治、军事爱好者。

外国著作类——《剑桥中国史》

《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由美国最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简体中文11卷。

特点是,各卷由西方知名中国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世界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这套书沿袭了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开阔我们的视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世界历史有趣的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世界历史有趣的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讲世界历史有趣的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