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司马迁历史故事小学生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司马迁历史故事小学生版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司马迁是什么朝代的
西汉。司马迁、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1],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65],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9][10],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西汉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司马谈身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却因病留滞在周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南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简述50字
答:。 司马迁继承父志——著书立说来写国家史书,继任太史令。
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小时候在农村生活,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既能吃苦耐劳,又勤奋好学。
一天晚上,父亲拿出一本书,对他说:“孩子,你现在可以看这本书啦”。奇怪的是,司马迁可以背诵里面的章节。父亲很是奇怪。
第二天司马迁去山上放羊。父亲远远地跟在后面,准备看个究竟。只见司马迁把羊赶到一水草肥美的地方。就坐在地上拿出书大声朗读起来。司马迁就是这样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终成《史记》鸿篇巨著。
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因为父亲的过错而被先后虏、囚、鞭打致残,但他依然坚定信仰,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创作出了《史记》,成功流芳后世。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遭遇种种不幸,也不能放弃信念和追求,只要执着努力,就能逆境而上,创造美好的事业。
1、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2、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司马迁历史故事小学生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司马迁历史故事小学生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