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董仲舒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董仲舒历史人物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历代名人对董仲舒的评价的诗词

1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2

三策前陈语漫详,外迁一再相骄王。

惟馀正谊兼明道,此传流传万古香。

3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4

汉有孝廉举,谁知发自舒。

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

5

好古刘安岂逆俦,左吴枚赫满诸侯。

仲舒到处皆狼虎,妥帖驯良独到头。

鹤发东宫体孝文,明堂服色谩云云。

力行到底终何似,不逮躬行万石君。

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6

早奏文章直殿庐,茂陵还复访遗书。

寂寥犹抱《春秋传》,谁问江都老仲舒。

如何评价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历史对老董的普遍刻板的认知,但是,人是活生生的,不是某个扁平的扑克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非常符合,汉武帝统治的要求。他是王朝的一大功臣,对王权的合理性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论上的支持和确认。对于传统文化的禁锢和破坏,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当然,没有他,也会有王仲舒,李仲舒。他自己也是一个悲剧。

谢谢邀请。董仲舒我只是听过这个名字,只能说感觉。一个人的学问影响在当下语境中,刨除政治经济因素外,能构成影响的想比是喜欢。喜欢是了解的前置,如果不喜欢也无涉名利没几个人有兴趣。所以我从感觉角度谈感觉也是可以的吧。

董仲舒的影响力借助政权力量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把儒学推到了国教的地步。喜不喜欢都无法回避他的影响力。儒学发展到理学那句“存天理灭人欲”,让部分人惊的掉了下巴继而愤怒。这句话的本意如果如此简单粗暴,儒学能屹立千年?误读的成分有,我就是误读的一份子。所以不喜欢太理性。儒学到理学,儒家到儒教中间有多远我真不知道,但恢宏体系还是让人仰视,尽管不一定理解。

董仲舒真正的让主张在治理层面发挥了功效,时代幸运眷顾非孔孟机遇能比。至于走着就走到了桎梏身心乃一家独尊之必然。其利弊一体互表的复杂体系至今未破解。有没有文化转基因组合化融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动能,就看中国智慧的历史机遇啦!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汉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董仲舒提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汉武帝赏识。

所以儒家思想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董仲舒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结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当时思想得到统一、让儒学占据统治地位,使中央集权更加牢固、控制了人民的思想,顺应了历史统一的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文化的繁荣。所以说,最终其实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有对,它符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错,它钳制了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话说回来,没有董仲舒,也会有张仲舒、刘仲舒等其他人的思想来为君王服务,这是历史的必然!


董仲舒历史人物简介 - 华夏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董仲舒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董仲舒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董仲舒历史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