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肇东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肇东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2021年肇东市中考总分多少分

2021年肇东市中考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两考合一)、体育,总分780分。

语文(蒙古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考生所考汉语文、蒙语文每科120分,分别按50%计算总分)、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20分;物理、化学每科满分100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0分制)为准,按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高中招生考试总成绩;体育为平时锻炼考核和体质健康测试,满分为100分。

肇东大炕的由来

肇东大炕就是农村的土火炕。

以前,你要是到肇东农村做客, 开门进屋便是灶台。 再进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铺大炕。 过去大炕都是用土坯垒成, 现在都用红砖和水泥预制件了。 他的作用一是睡觉当床用。 二是取暖当炉子用。 他和厨房灶台相连接, 无论是做饭还是单独烧炕, 烟火从炕洞经过, 从房顶的烟囱排出, 炕就热了。

通常一间房,一铺炕, 当然也有南北炕。 若是两间卧室,就是两铺南炕, 这两铺炕是相连的, 中间有一墙相隔, 这就叫连二炕。

像这样的肇东大炕,孕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不确定因为没有确凿的历史记录,只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有人说这是由一位富商在清朝时期建造的,也有人说这是由当地的居民共同修建的。
有些传说还涉及到神话和神秘力量,因此很难确定肇东大炕的真实来源。
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肇东大炕可能是当地居民凝聚出来的一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北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这种大型的火炕可以提供天然的供暖和照明,也可以是人们聚集交流的场所,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的肇东地区居民为了抵御严寒,开始在房屋中心建造大型炕台,以便在冬季取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炕台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肇东大炕。

肇东大炕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着肇东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肇东大炕上,人们可以一边取暖,一边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共同度过漫长的冬季。

如今,肇东大炕已经成为了肇东市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广肇东大炕文化,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种传统建筑形式。

总之,肇东大炕是黑龙江省肇东市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代表着肇东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绥化出过哪些名人

绥化历史悠久。大约在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绥化市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期,绥化为肃慎地。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东接林都伊春,南临省会哈尔滨,西靠油城大庆,北依口岸黑河,西北连鹤城齐齐哈尔。绥化市1885年建制,1999年12月撤地设市,幅员面积3.5万平方公里,辖三市、六县、一区,地貌特征“二山一水七分田”,截至2019年末,绥化市总人口521.7万人。2019年,绥化市地区生产总值1101.12亿元。当然绥化市自古至今名人众多,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其中较为知名的六位,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名人。

第一位:孙玉

肇东历史文化背景 - 华夏历史

孙玉,男,汉族,1936年4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县五站乡,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信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国防电信网络重点实验室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081001)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孙玉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工作;1963年—1968年,担任国防科工委总字731部队工程组长;1968年,担任电子部研究室主任;1981年,担任电子部副总工程师;1987年,成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员);1990年—1999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科技委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9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首席专家组长; 2008年,担任广州广联数字家庭产业技术。

第二位:邵安林

邵安林,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鞍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冶金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直接还原铁和铁矿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邵安林教授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二等奖19项。发明专利5件。出版5部专著,重点期刊发表论文16篇。

第三位:唐立新

唐立新,男,1966年8月,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高等学校“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运筹学会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长。201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CIMS课题、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等14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围绕钢铁工业生产、物流调度和智能优化领域的研究。

第四位:王镇

王镇,1991年8月2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国田径运动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王镇首次入选国家男子竞走队。 2013年,王镇以1小时19分54秒的成绩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冠军。2014年,王镇以1小时19分45秒的成绩获得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金牌,并且打破了该项目尘封16年的亚运会记录。2015年,夺得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世锦赛选拔赛第一站比赛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2015年8月23日,在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获得银牌。2016年7月18日,王镇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里约奥运会。8月13日,王镇以1小时19分14秒的成绩获得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冠军,成为继刘翔和陈定之后第三位夺得奥运会田径项目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

第五位:李迎

李迎(1929年2月-2019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县人,194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从肇东县南下江西省工作。曾任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9年10月15日,李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91岁。历任黑龙江省肇东县城区区员、支前大队中队长兼指导员、公安局治安股股长,江西省乐平县公安局副局长,景德镇市(县级)公安局副局长,上饶市(县级)公安局局长,上饶地区检察分院副检察长、检察长,江西省乐河基建指挥部负责人,江西省赣东北轴瓦厂党委书记,上饶地区机械局局长,上饶地区行署计委副主任、主任、行署副专员,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第六位:于毅夫

于毅夫(1903年---1982年6月11日),原名于成泽,笔名洪波、逸凡。吉林双城辛家窝堡(今属黑龙江绥化市肇东)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其父早年追随孙中山,曾被委任为黑龙江省宣抚使,后遭军阀通缉,携家迁居天津。少时读私塾。后任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宣传部部长、新华社华中分社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吉林省永吉县委第一书记兼吉林市委书记、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肇东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肇东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肇东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