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一辈子追求名利的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一辈子追求名利的历史人物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不慕名利的名人故事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诸葛亮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做了一番大业,但他生活简朴。他倾全力去做事,未曾经营家业,更不图个人享受。死后他内无遗帛,外无赢财。
他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表现出追求理想的君子之风。(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著《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一、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二、莱特兄弟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三、钱钟书
有人用钱策动钱钟书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历史上淡泊名利成就理想的人
庄子(公元前369-286):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以淡泊名利而著名。他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只是幻象,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宁静和追求道的境界。他追求的是自由和内心的平静,而不是世俗的名利。
达·芬奇(1452-1519):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不仅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更是科学家、工程师。尽管他的才华使他备受赞誉,但他对名利从不追求。他以艺术和科学成就而闻名,却从未为名利而工作。
诸葛亮(公元181-234):他躬耕于南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纷繁的世事与天下的争端中,他保持头脑清醒,为了真正成大业,他甘于寂寞,甘于暂时的无名。最终他助刘备成就了鼎立大业。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还有许多历史人物也具有淡泊名利的精神,建议阅读人物传记深入了解。
人坚强执着不受名利的诱惑的例子
范仲淹.住寒寺,吃一种食物.以普天下之苍生为怀,轻名利.
梅艳芳,对歌唱事业的执著,对舞台的执着,甚至献出了生命。即使癌症已到了末期依旧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开了8场演唱会,这正是一种执着的表现
爱迪生的灯泡发明也经过了多次的试验,这也是执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辈子追求名利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辈子追求名利的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