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抗日战争历史上架桥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抗日战争历史上架桥的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工程兵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兵种
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军队中已有官员组织筑垒、修路等工程作业。
元朝军队组建了架设浮桥和漕渡的船桥水手军。
太平天国的军队中,编有土营和水营。土营专门“私挖地道,暗置地雷,以轰城墙”。
水营在正式成立前后,除担负水上运输、作战等任务外,还多次担负架设浮桥的任务。清末编练的新军中,工兵成为一个兵种,编有工兵营、队。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建立独立工兵团和军(师)属工兵分队,开办工兵学校。
坦克是如何“过河”的
一般的轻型装甲车辆都可以靠自身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而且基本要做到全封闭式不让水进入车体内 为了做到这点 大多数两栖战车都会设置通气管 这样保证了发动机不会进水 还有固定或者活动的防浪板
一般的有两栖功能的战车主要靠履带滑水前进 而专用的两栖战车现在基本都用泵喷或者加转螺旋桨
当然一些重型战车需要在依靠自身浮力以外依靠助浮装置 一般以气囊为多数,水深的地方可以架设舟桥。
一般人认为坦克既然要过河那直接从桥梁上开过去就可以了,和平时期这个方法自然是好,可是考虑实战的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中对于桥梁这样的重要目标都是重点防守的目标,而且一旦桥梁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对方会直接在桥梁上安装大量++提前将其引爆以避免被敌人利用。除非运用某些突袭战术(空降作战),否则很难夺取一座完整的桥梁,为了避免等待而贻误战机,有必要让坦克自身具备一定的渡河能力。坦克的“渡河”方式大体上有如下两种:
潜渡
潜渡即指坦克借助密封手段和潜渡设备完全钻入水中,直接沿河底从水下开过去。这种方式最早出现于二战时期,德军在闪击苏联时,为了迅速渡过边境附近的布格河,第18装甲师就使用了一部分经过特殊改装的“水下坦克”,直接从水底通过了布格河,达成了战役上的突然性。苏军同样也曾采用了这一方法,苏军在向第聂伯河挺进时,一个苏军坦克军为了迅速渡过第聂伯河附近的捷列娜河,也通过为坦克临时加装通气管和密封设备从水底渡过了该河,在德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了。
坦克潜渡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就是密封和通气,必须对坦克的门、窗、孔等易进水的地方进行密封处理,尤其是车体和炮塔之间的座圈,一般使用橡胶充气带进行密封。通气问题同样非常重要,乘员呼吸、发动机运转都需要空气,一般是给坦克加装一个高高的钢筒,直接安装在车长出入口的座圈上,其高度视河流的水深而定,保证筒口高于河流的最大浪高,这样就保证了坦克乘员和发动机对空气的需要。至于坦克在水底的运动,则主要依靠航向仪确定前进方向。此外对于潜渡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适于坦克履带行进的河床,以免造成坦克在水下难以前进或者上岸,从而导致失败。
浮渡
坦克浮渡是指在水面上像船一样渡河,而不是从水底渡河,依靠水上推进装置为坦克提供动力,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变为喷水推力,也有直接利用两条履带划水来来前进的。水上推进装置一般不至于坦克左右两侧,通过控制两边的推进装置或者履带的转动来实现转向等机动。
和潜渡一样,浮渡的坦克同样需要严格的密封和选择合理的浮渡场地,坦克的入水角不得大于20度,出水角不得大于25度,登陆的对岸要有土质坚硬,河流的水流速度应小,水面也要较窄,避开礁石、水生植物等障碍物,坦克的浮渡速度最大在6-12千米/小时。
说到坦克过河,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是自己游过去。这是对水陆两栖坦克而言。水陆两栖坦克,顾名思义,就是既能在陆地上跑,又能在水里游的坦克。不过,这类坦克都属于轻型坦克,装甲比较薄,能防一般的弹片和中+++的子弹。没办法啊,因为坦克的体积有限,为了让它有足够的浮力漂在水面上,只好牺牲它的装甲了。这类坦克的履带上装有一个个小桨片,有些后面还有个喷水推进器,它就靠划水和喷水前进,时速一般6至8公里左右。
第二个办法就是暂时变身“潜水艇”。例如俄罗斯就有一种坦克,要过河时就先停下来,将各舱门、洞口密封好,在发动机口接上根长长的管子,让它可以呼吸。然后坦克就暂时变身“潜水艇”直接开过去。当然,这类坦克过河受到很多限制,如河不能太宽,更不能太深,一般就是三五米左右吧!
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又不能变身“潜水艇”,想要过河,怎么办?有办法。
一,如果你不着急,那就等着,我找船把你运过去。海军中就装备有坦克登陆舰这种船,它可以把坦克装上去,靠岸了再打开舱门放它出来。如果没有坦克登陆舰,找民船也行。例如我们琼州海峡就有一种大型的渡轮,火车汽车都可以装,把它征用过来装坦克也没问题。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渡比较宽的河,而且是在和平时期或者说战时相对比较安全的后方。
二,如果你要过的河不是很宽,那坦克架桥车就派上用场了。它装在坦克底盘上,采用折叠式设计,需要用的时候就停下来,将桥展开,汽车、坦克、装甲车就可以从它上面通过了。下面的图片正是坦克架桥车和它展开的情形。怎么样?像不像变形金刚啊?
三、漕渡。这个就得靠工程兵中的舟桥部队啰。咱们知道,舟桥部队将舟桥一节一节的连接起来,就能变成一座长长的舟桥。有些大型的舟桥自身是带有动力的,如果要过河的坦克、装甲车、汽车不是很多,那它就没必要搭桥了,直接展开,让坦克等车辆开上去,它就像渡轮一样将它们送到对岸去。
四、桥渡。如果要过的人员、装备非常多,源源不断的,那就得搭舟桥或者浮桥了。咱们的舟桥部队曾经用半个小时就搭建了一座横跨长江的舟桥,上面可以跑坦克、装甲车,牛X吧!
以上就是坦克过河的几种方法。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架桥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架桥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