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周易上的世界历史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周易上的世界历史视频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易经貌似很神奇,但只是一个粗略的原理。这样理解对吗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对易经定位的问题。问题中提到“原理”二字,说明题主想从易经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我们这个原理的定义去验证一下易经。
首先看看阴阳思想,阴阳对应统一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也是社会的普遍原来,一些学者认为是上古先贤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归纳总结出来,也有人认为是通过对地球昼夜更替总结出来,不管是太阳月亮组成的阴阳还是昼夜交替的阴阳,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里必须有阴还有阳,这就形成了阴阳对应统一,又密不可分的原理。阴阳思想应用其实非常广泛,最常见的也是最抽象的应该数我们的中医,在中医的辩证论治里有对阴阳有详细的就应用,比如什么阴虚阳虚。
再讲一个易经变易的原理。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实践证明确实不存在不变的东西。
第三个讲讲不易原来。易经又认为宇宙中存在不变的东西,是不是感觉和变易原来相矛盾了?其实正是因为有变易才总结出不易原来,这个永恒不变的东西我们传统文化中称之为“道”,说具体点就是规律,意思是所有变的东西都都在遵循一种不变的规律在变化。具体表现还用我们的昼夜交替来说,白天黑夜是复一复在变化,但不变的是这个这个规律。还有四季交替,在易经中叫“元 亨 利 贞”,一年四季在不停的变化,但每年只有四季,这就是不易。
第四个说说简易,也有些叫易简。就是说易经很简单,从上面我举的身办的例子,大家是不是也没感觉到有多神密?其实易经就是古人观察大自然总结出来了一套规律,不存在什么神密之说。要说神密这得怪孔老夫子,把一套简单的不再简单的理论直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再加入他的儒家思想,让后世两千多年的学者钻到他写的注解中转不出来。
结合上面几方面内容,我再说说这些原理算不算粗浅原理,其实原理的定义中我们就发现,原理本来就是一些简单的规律,你要说他粗浅吧,如果没有易经的启发二进制的发明可能要晚几十年,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更要晚几十年甚至更久;如果易经原理不值得一提,华人科学家刘子华就不会用八卦原来推算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存在,也不会有近代很多物理学家对易经更加重视。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对易经有个新的认识,欢迎关注交流!
易:改变;经:书籍。《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主要内容是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关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它认为: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王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
《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易》研究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
正如《说卦》所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源头,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
古人用《周易》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当然,占测只是其中的一大功能,它还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的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
易者变也!易经是古代圣贤总结出的一些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所以有万事问周公之说。其实古人是按阴阳五行八卦原理来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进行预测,推理的几种方式方法。她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则的铁律!曾几可时,多少人能按此理论百事百准地进行预测呢?!太执着了就失去了她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了!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現在的逻辑推理,唯物辩证法,哲学原理,全息理论,超前思维等现代科学思想相贯通!才能起到她的本真价值的作用。其实说,从天道人德的角度来看,《道德经》是真正集大成者!老子把易经演活了!至今古今中外概未有能超越者。
你好,我是安易芳,《易经》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粗略的原理,首先我们要讲《易经》的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公认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吠陀》和《圣经》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易经》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商周之际,《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著述而有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后人称之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在其自传中,黑格尔还承认他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得自《易经》的启发……
近代有很多受易理启示,而获得诺贝尔奖者,德国的汉森堡,其论文是《测不准原理》;丹麦的波尔教授其论文是《相生相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徽章,在选择徽章标志时,他选用了太极图,并在庆祝会上以太极八卦纪念章赠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后来为计算机所用)等等……
视频加载中...假设大家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后期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大家,让大家对《易经》有更多的深入的了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易上的世界历史视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周易上的世界历史视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