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2月2的习俗和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月2的习俗和美食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
  • 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

    农历二月二,又叫做“龙头节”“春龙节”“青龙节”“农事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的有三大习俗 :

    1、剃头 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也有要想鸿运当剃头的寓意。

    2、炒豆子 二月二这天有炒豆子的习俗,古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

    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 - 华夏历史


    3、吃猪头肉 二月二还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时间猪头是不能随便吃的,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

      农村人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所以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里杀年猪,猪肉在正月里基本就吃完了,只剩下猪头和猪蹄留下来,到了二月二这天才煮起来吃。人们以猪头祭龙头,食猪头为龙抬头。人们形容龙也是从很多动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龙形象里,可以找到蛇、鱼、凤、麟、鹿、马、牛多种动物的影子。人们用猪头代替龙头,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俗语说的好:“哪有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这其中道理更是不言而喻。人若怀才不遇,不必气馁,早晚必会找到能够理解你,而又肯接受你的人。看起来“二月二”吃猪头是古代留下的传统,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二月二吃猪头,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为什么吃猪头呢,凭我分析,二月二吃猪头,肯定是和年有关了,你想小年杀猪,整头猪一正月也基本吃完了,剩下的到二月二天气也暖和了,以前的冻货再不吃可就坏了,所以什么猪头呀、下水呀、猪尾巴呀,再下锅烀好了吃,你们说我分析的对吧,猪头肉做好了其实也好吃,什么扒猪头了、红烧猪头、烀猪头了等等都是超好吃!

    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的日子,人民希望大仓满,小仓流,这样的一个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习俗说明了在人民心里的重要性,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点灯 烧香,上贡品,这叫“”引田龙”。当天还要吃面条,炸油糕,吃猪头肉,比喻是“挑龙头”,有五谷丰登的寓意。以祈求今年有个好收成。

    为什么会在二月二吃猪头肉呢?传说有两个原因,其一,猪头在古代是贡品,用来祭祀上天,龙王和祖先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大地万物复苏的开始,一切动物和植物都开始抬头,所以新一年要从头开始,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最好的贡品就给龙王吃。

    其二,北方人习惯在二月二吃猪头,因为初一和十五都过完了,二月二是春节最后一个节日,人民忙活了一年,会在年底杀猪宰羊,所以留下的猪头也就就在最后一个节日里吃了。


    这个风俗其实是以讹传讹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猪又称为“豕”、“彘”、“豨”。

    但“豕首”并不是通常所指的猪头,而是一种有药性的野菜,学名叫“大马铃”,能够抑菌、杀菌、止咳、打虫。

    《尔雅·释草》,“茢薽,豕首”。

    《疏》,“豕首,一名彘颅,南人名为地菘,今江东呼豨首”。

    《说文解字注》,“豕首,一名苓根”。

    《周礼·天官》,“凡会膳食之宜,豕宜稷。”

    豕首这种药草,可以直接食用,有食疗的功效。在古代,甚至用来祭祀。

    顺带提一句。其实古代祭祀天地并不用牛羊三牲的,《礼记·卷九·效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

    “不敢用亵味”,祭祀天地根本不用荤腥,更别提杀生了。

    民间在二月初二食用“豕首”的习俗,早在春秋时期便有,而正式出现在史书中,则是在《汉书·天文志》里。

    “豕”的本意,也并非指猪,而是一个跟时节有关的卦象。

    《易经·说卦》,“坎为豕”。

    《大戴礼记》,“四主时,时主豕”。

    《毛传》,“豕进涉水波”。

    《史记·天官书》,“奎曰封豕,为沟渎”。

    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坎(水)上,为水流之表象。它代表的是冬天彻底结束,雨水增多,是真正的新的一年劳作时期的开始。

    坎卦的意思是:流水相继而至、潮涌而来,必须充满前方无数极深的陷坑才能继续向前,所以象征重重的艰险困难;君子因此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像水奔流一样,胸怀坚定的信念,执著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奔流不止、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被人们所崇尚。

    古代在二月二,吃“豕首”,可以抵抗因雨水增多而带来的潮气,既能祛病强身,同时也有一种美好的寓意。

    所谓吃“猪头”则不然。古代生产力低下,大多数人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摆谱吃肉啊?就算二月二吃得起猪头的人,也一定是少数。少数人的小众行为是不可能成为所有人都认可的风俗传统的。再说,苏东坡的文章里写道,即便到了北宋时,猪肉仍然是富人不屑吃、穷人做不好的东西。古人怎么可能过个节专门吃难吃的东西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古代文盲太多,某些半瓶子醋的家伙,硬是把“豕首”误解成了猪头,古人很无奈,我……倒不太无奈,因为其实我觉得猪头肉挺好吃的。

    所以我要在这里感谢前人的误解。二月二,古人吃野菜,现代人吃肉,这不就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嘛。

    顶多就是猪稍微有点冤枉。罢了,谁让它是猪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月2的习俗和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月2的习俗和美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为什么民俗中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