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历史上有哪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
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还是又很多的,至少解放战争时期,陈诚和粟裕之间争夺华东军事重地临沂这个地方,对于陈诚来说就是属于一个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个事件。
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挑起内战,这时候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叫嚣着要用3-6个月消灭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就任命了陈诚作为“剿匪”总司令。之后就是国共之间的战争,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着。
其中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就是活动在华东这一带打游击战。为了尽快消灭华东野战军,陈诚派了几路大军来攻打军事重地临沂。
另一种就是放弃临沂,改被动为主动,先出其不意的攻击华东的其它地方,最后在来争夺临沂这个地方。
也就是说把临沂之外的地方,先拿下来,然后在把临沂给孤立起来,这样即使陈诚占领了临沂,也是一个没有什么用途的地方,除了消耗他的兵力之外。
当时,粟裕向党中央递交了自己对这次对战役的看法,+++给的批示就是,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临沂。
有了+++的这一句话,粟裕就放心了。
这个仗他就可以随心所意的打了。我们都知道粟裕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他打仗从来没有章法可寻,就如同流水一般,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打?
所以,粟裕也成为了国民党众多将领中最为头疼的一个。
在面对陈诚大军的压境而来,粟裕先是选择了秘密从临沂撤退,改道去攻打鲁东北王耀武所镇守的地盘。
当然了粟裕还是留了一点人马在临沂虚放了几枪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吸引陈诚的主意,趁其不备的时候,秘密的把大部队安全的转移到鲁东北的广大领地。
当陈诚的大部队到达临沂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阻击,就占领了这个地方,所有的国民党都以为这里肯定要有一场大战。
但是,没想到如此容易,自己竟然就得手了。
陈诚占领临沂之后,赶紧给蒋介石写信,蒋介石得知陈诚占领临沂之后,也是大为高兴。还给了陈诚很丰厚的犒赏。
可是,这时候的王耀武感觉不对了,他之前和粟裕有过交手,他知道陈诚是上了粟裕的当,粟裕不一定搞什么名堂。
所以,他就给陈诚通信,让陈诚小心点。
王耀武在信中还猜测说粟裕很有可能派大部队来鲁东北了。并且让陈诚给自己鲁东北这里多派一些人马。
但是,这些建议都被陈诚给否认了,陈诚还笑话王耀武,说王耀武肯定是被粟裕打怕了,才出现这种幻觉的。
但是,不出几月的时间,鲁西北的国民党连连吃败仗的消息如同雪片一样传来,陈诚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丢了一个西瓜,捡了一个芝麻。蒋介石知道鲁西北丢失之后,大为恼火。
这时候陈诚再去派兵营救,为时已晚了。
最终,正是在粟裕的带领下华东野战军占领了整个山东地区的,最后王耀武调到济南,镇守济南。
我们都知道最终王耀武正是从济南被俘虏走的。
所以说当初陈诚攻打粟裕占领的临沂,就是一场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战役。他本以为占领了临沂,就可以打败粟裕以及粟裕带领的华野军。
事实上粟裕把临沂故意丢给了陈诚,去打边缘鲁东北的一些地区了。然后把边缘地区,给打下来最后在攻打临沂。
最终粟裕就是这样打败陈诚,解放整个华东地区的。
蒋军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为了配合友军作战,牵制粟裕的华中野战军,令所部攻打解放区重镇。但没想到,结果却被粟裕以围魏救赵之计反戈一击,最后不仅攻城无果,而且损兵折将,损失惨重,玉成了粟裕在苏中战役中“七战七捷”。
1946年6月,内战爆发,拥有12万精兵的蒋军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面前的对手,是只有3万人马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
在之前蒋军与中原军区李先念部即将爆发冲突时,粟裕曾公开表示“蒋不攻李,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几乎是话音刚落,李先念部开始实施中原突围,李默庵也随即与粟裕大打出手。
毕业黄埔军校一期的李默庵也算是蒋军中出类拔萃的人物,黄埔一期学员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虽然说法并不一定准——因为胡宗南的武也没有显示出多少高明之处(特别是在解放战争中)。
但李默庵能征善战,在土地革命时期,与同学徐向前、陈赓、左权曾打过交道,抗战时期也有过不俗的表现,的确有过人之处,不可小觑。
可这一次,拥有绝对实力的李默庵碰上了难缠的对手粟裕。几个回合下来,他就被粟裕灵活难料的打法弄得丢盔卸甲,损兵折将,这让颇为自负的李默庵不免恼羞成怒,大动肝火。
1946年8月下旬,蒋军第五军进攻苏中解放区首府淮阴,李默庵为配合第五军作战,命令驻守扬州的所部25师前去攻打战略重地邵伯,以吸引粟裕回援,与之再决高下。
但不想粟裕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李默庵正准备东进如皋的99旅却突然“躺枪”,陷入华中野战军主力的围攻,情况危急之下,李默庵急忙调附近的65师187旅火速增援。
但187旅尚未靠近99旅又遭到强烈阻击,这让李默庵陷入焦头烂额之中,正当他苦思良策之时,99旅已被粟裕用最擅长的招数以优势兵力全歼,随后粟裕又马不停蹄调动得胜之师转向围攻被阻击的187旅,187旅最后大部分被歼灭,仅有部分官兵逃脱。
兵微将寡的粟裕在作战时,却总能以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而这边,攻打邵伯的蒋军25师连续攻城效果甚微,战斗进展缓慢,在得知粟裕获胜后即将来援,担心侧后受到严重威胁,无奈只能被迫撤出战场,退回扬州。
这个时候,李默庵才发现自己上了粟裕围魏救赵的圈套,偷鸡不成反蚀米,不仅追悔莫及。但恼怒之余不仅也对粟裕心生佩服,他说:“从敌军方面看,他们作战的目的,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歼灭我有生力量为主,经过几次战斗,粟裕都能以较少的代价歼灭我较多的部队,从这一点上看,粟裕是胜利的,特别是他在作战中的卓越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
此后,李默庵基本退出了一线战事指挥,后来他曾积极参与过湖南和平解放事宜。1949年他在香港同多名蒋军将领联合通电起义,并为此受到蒋阵营通缉。1990年李默庵回大陆定居,曾任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200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与粟裕的一番交手,李默庵不仅邵伯没有攻下来,而且遭到了很大的损失,部队伤亡五千余人,被俘一万两千之多,又送给了粟裕苏中战役一胜,成全了粟裕“七战七捷”的杰作。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一个小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