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莆田大年正月初五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莆田大年正月初五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莆田初一到初六风俗
  • 划龙船的顺口溜
  • 莆田过年时有什么风俗
  • 莆田春节哪里玩
  • 莆田初一到初六风俗

    莆田人习惯把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这五天称为“五日岁”。部分初一到初六的风俗如下:

    - 初一:早上,各家各户会在自家门前放一挂鞭炮,主妇们忙着祭拜先祖,通常以线面、烛、炮等为供品。祭拜完毕,全家开始吃线面,名曰长寿面。因莆田方言面与“命”是谐音,故吃面寓意长命。孩子们也会穿上崭新的衣裳、鞋子,吃完长寿面就跟长辈们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彼此道喜,祝福新春大吉大利。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则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

    - 初二:因莆田遭受倭难的历史而形成特有的忌俗,初二不互相串门拜年。

    - 初三:莆田人叫“开门日”,沿街商铺会把自家经营的店门打开,点上一串鞭炮,寓意开门大吉、生意兴隆。

    - 初四:乡村、社区里会聚集着一群男童,在小锣鼓队簇拥下,穿行于村庄、街道,挨家挨户乞钱乞草。这一天,有的地方有“娘妈请花”民俗。即那些新婚未生育或已婚未生子的妇女,会拈香膜拜,向“娘妈”请花,祈愿“娘妈送子”遂其心愿。黄昏时分,宫庙前会堆起当天乞来的一大堆稻草,经过宫庙主事者一定仪式之后,点燃稻草,待烧透,家家户户会用长铁钳争着去夹未燃尽之柴火,并迅速返回家中,把余火送入自家的灶堂,俗称“夹火母”,祈愿财源滚滚、财如烟起。晚上,一家人会像除夕夜一样围炉吃年夜饭,莆田人称“做大岁”。

    - 初五:按照初一的做法,同样要吃长寿面、穿新衣裳,给长辈拜年,彼此祝福,也可与亲朋好友结伴一同踏青、游春、赏景。

    - 初六:莆田人会把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剩下的饭菜拿出来加热吃掉,俗称“吃隔岁”。

    莆田初一到初六的风俗丰富多彩,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划龙船的顺口溜

    有这样一个顺口溜。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船。

    意思是初一全家要吃白米糕(白色发糕);初二包粽子;初三要吃螺,由于莆田地处海边,这个螺一般是“麦螺”,就是织纹螺.,这几年由于通知含海藻毒性,大家以具他螺替代;初四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上艾叶;初五扶老携幼去观看龙舟竞赛。

    划龙船顺口溜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

    一二三,不要紧,鼓声响起船来动。

    四五六,拼命划,龙船飞快跑。

    七八九,加把劲,过终点大胜利。

    啊!哈!跨过难关是我们的荣耀。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其中一种顺口溜,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但都具有类似的意义和节奏感。划龙船顺口溜的传统是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用来调动人气和士气的,旨在营造一种欢乐、团结、竞争的活力氛围。

    莆田过年时有什么风俗

    首先是除夕大清早,要穿上新衣,奉上五果六斋寿面等敬拜天地,称为辞年,然后是除夕围炉,通常是煮八道菜,意为八仙过海,围炉后分发压岁钱。初一早要吃长寿面。莆田独一无二的过年习俗是初四再围炉,初五早再吃长寿面,叫过大年。在春节期间,结过婚的女人要穿红衣服,寡妇是不能穿红衣服的。

    莆田春节哪里玩

    莆田春节鹅尾神石园玩。鹅尾神石园是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景点,这里有奇异的岩石和精美的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您可以在园内漫步欣赏到壮观的岩石景观,还可以参与岩洞探险和摄影等活动,体验不一样的刺激和冒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莆田大年正月初五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莆田大年正月初五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莆仙正月初五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