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庄浪方言来历
庄浪方言的来历与庄浪县的历史紧密相关。庄浪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历史悠久,早在秦国时,就属于陇西郡所辖。汉代时,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天水郡管辖,分属不同的县域。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此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废。宋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
“庄浪”一词来自吐蕃语,为野牛沟的意思,这是吐蕃人留下的地名。庄浪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陇中片。在庄浪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如“曹”、“臧”、“喘”等,这些词汇在方言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它们的深刻含义却鲜有人探究。
总的来说,庄浪方言的形成是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承载了庄浪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河南有几大方言?最难听懂的是哪儿的方言
说起河南话,我就会笑场,因为有次同河南一个妹子说话,她说河南方言,我说四川方言,两人也没意识到不对,说了半天旁也凑了个广东人头过来:“唔知你讲咩……”我们两个人回过神来,都笑了个饱,鸡同鸭讲,谁都没听明白!
河南话
河南文化人多。
姜子牙会钓鱼,老子处处占人便宜;杜甫在那写诗,岳飞背刻精忠报国。张良计出谋天下,范蠡泛舟伴西施;张仲景写医论,李商隐吟诗歌。李贺鬼诗心断肠,庄子两只蝴蝶带我飞,诗与爱人在远方!
河南方言很好玩,跟四川话一样,不是本地人,听不出属于的地区,都是一个样。
比较普及的是淮北方言,淮南方言相对少一些,我曾经问过河南同事为啥分淮北、淮南,她把我当傻子看了半天,才说淮河知道不?
淮北方言其实就是主流河南话,象豫西的洛阳,豫东的开封,都说这话,口音有不同,但词汇都一样。
准南方言最具代表的是信阳话,信阳县南部、罗山、新县、潢川、商城等县说这话,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
“恁(eng)啥子”,这四川人懂,因为我们说做啥子,是干嘛,干什么的意思。
“阔以灭”,我当初以为是杀蟑螂之类的“可以灭”,被河南同事笑了好多天,原来是“可以嘛”的意思。
“咋咧撒”,我严重怀疑这是四川人讲的河南话,因为我们四川也讲“咋个咧了撒”,是怎么了嘛的意思。
“没戴(dai)”,我们四川话叫“没得”,都是没有的意思。
因此我对信阳话比较感兴趣,大多数跟四川方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我连蒙带估还真能弄懂七八分,觉得这信阳话,就好像河南话和四川话做了次融合。
据说信阳话受安徽方言影响非常大,因此与四川无关,哈哈,我自作多情了。
河南人口众多,由于战争、经济等多种原因,人口流动性大,因此在河南话为主体的情况下,与外南人口的方言融合又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河北、山西口音的河南话。
比如安阳、新乡、焦作就属于晋语邯新片,与河南话相比带有硬朗的山区口音,接近河北邯郸方言。
林州市的口音则接近山西话,硬朗、变音多,如果操这个口音的人往往被误认为山西人。
河南方言还有洛阳城市话,洛阳老城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等,如果不是河南本地人,估计很难听得懂。
温州话
现在说说最难懂的地方方言,那毫无疑问是温州话。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不信你让温州人念首唐诗,能够让你听到怀疑人生,比我所处的广东,话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温州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属于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
你啦屋里会待人显,客气爻冇讲道。
这句话啥意思?给你拼音你也不懂。
Ni la wu lei wai dee nang xi, ka cii hhuo nau guo dde.
你爱人真会待人,太客气了!
地方方言是地方性地区形成的特色语言,具有地域和专一语言的特性,加上与外来人口的融合又形成了新的口音化语言,因此往往不利于沟通和交流,对文化的推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普及普通话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否则处处都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笑话之后是沉重的代价。
河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主要流行于河南及其周边地区。
河南省内方言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河南大部分地区通行的中原官话,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通用河南话。
二是在太行山一带通行的晋语-邯新片,包括济源、焦作、新乡 、鹤壁各县,安阳的汤阴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安阳县。
三是在豫南地区通行的江淮官话-黄孝片,包括信阳的新县、光山县。
这三类方言之间很难顺利交流,其中第二类最难听懂,其次是第三类,最容易听得懂的就是第一类河南话。
这只是河南方言大的类别区分,细分还有非常多的小片方言。
中原官话共有15个片区,其中有9个在河南,分别是:兖菏片、郑开片、安新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
这9个片对应的方言分别是:台前话、开封话、郑州话、汤阴话、洛阳话、南阳方言、漯河话、商丘话、信阳方言、灵宝话。
另外,河南其余地方就是受众较小的晋语-邯新片和江淮官话-黄孝片。
晋语邯新片主要指河南靠近太行山一带的县市,但鹤壁市区因移民原因,通行的却是郑开片的郑州话和开封话。
江淮官话-黄孝片在河南主要分布在新县、光山县,大部分方言声调是六个,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
在河南,人们又根据淮河将河南方言划分出淮北方言和淮南方言。
淮北方言,也就是大家说的河南话,像豫北的鹤壁,豫西的洛阳,豫南的南阳,豫东的开封等地,都统称淮北方言。
如果要细分到县乡,那河南方言简直不胜枚举。标准的河南话是在郑州话和开封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石家庄以北到驻马店以南的京广铁路沿线的方言,口音都接近于郑州话,但还是有所不同。如洛阳话、豫西山区话,豫东话等。
淮南方言,主要指信阳方言,分布在信阳中东部一带,比如信蚌片方言。
河南省内的晋语-邯新片方言,实际上是一种山区方言,与山西话很像,口音比河南话要硬朗,又与邯郸话类似。
关于河南方言的记载可追溯到周朝的《诗经》,先秦时期通用的语言是“雅言”,也就是当时洛阳一带的方言。
唐代时的官话就是以当时洛阳话为基础的,到了宋代,河南方言比有所简化,但开封和洛阳话仍是全国通用语。
金元之后,河南方言趋于稳定,全国仍然通行河南话。明中期后,北京方言逐渐取代了河南方言的历史地位。
河南话中最难听懂的应属安阳话,安阳话中最难懂的当属林州话,这两种话都属于晋语邯新片,河南人都不一定听得懂。
如果是外省人,即使能听懂标准河南话,也不一定能听得懂林州话,如果语速快些,可能连河南人也难听懂。
林州话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方言文化,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称酱油为“清酱”,称你们为“恁都”等。
还有一些有特色的词汇,比如说逛街为“么游”,说怎么为“咋介”等。
下面来几句安阳话(林州话),大家可以看看听懂的难度有多大。
“抓紧时间,穿上你的外套跟我走!”用安阳话说,就是“饼么么,穿囊你诶不俺的跟的俺生恩的走!”
“他总是吹牛”,安阳话是“他号血喷”。“墙角有一只壁虎”,安阳话是“墙格老儿类有哦蟹霍的”。“我的天哪!”安阳话是“热特娘啊!”
“劳驾,给称一公斤油条。”安阳话是“老板儿,给志两斤麻烫不咋。”
“走到这条路的尽头”,安阳话是“耍劳路诶诺头儿基”。
“别谦虚了”,安阳话是“饼鸡脖猫儿类装啊啊!”
“等一等,你在哪里干嘛?”安阳话是“候诶,你往那儿抓的类?”
“他真不是个好人!”安阳话是“佐憋种孩的刻碟孬啊!”
不知有多少人,能听得懂这些安阳方言,毫无疑问,安阳方言是最难懂的河南话,林州话堪称最难之河南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