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
  •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

    不用争议,历史上最无人性,最残忍的实验当属上世纪上半叶日军“731”部队在中国进行的人体活实验。

    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 - 华夏历史

    日本侵略军为了研发细菌武器,特意组建了一支“731”部队,全称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对外名为“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他们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际上是使用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因实验基地在中国东北哈尔滨,所以被实验的人大多是中国人,其次是朝鲜人和联军战俘。

    从1931年到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731部队人员在哈尔滨,把活生生的中国人抓来当做小白鼠用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一、细菌感染实验

    日军将伤寒细菌注入水果里面,等到细菌繁殖成功后,便给囚犯吃下这些水果,或者直接将鼠疫病菌注入人体里面,然后观察被实验的人,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二、活体解剖实验

    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731部队人员,将人的内脏取出,称过重量,然后放到盛有福尔马林溶液的容器内,他们在旁边观察着,只见那人的心脏还在跳动,而被活体解剖的人在解剖结束后,已经看不出人形,只剩一堆骨肉。这就是活生生的活体解剖术。

    三、冻伤实验

    将活人置于零下30多度的冰冻室里进行冻伤,冻到四肢僵硬后,马上又用滚开水去浇,或者将那僵硬的双手浸入滚开水里面。只见那双手,皮肉顿时脱落,只剩一把骨头。

    四、饥饿实验

    将被实验的人,只给他水喝,不给他饭吃,测试活人单纯依靠喝水能活多久。

    被活体实验的人,和被做冻伤实验的人,只听他们传来阵阵哀嚎,现场惨不忍睹。电影《731部队》就专门描述了这些实验的惨状。

    需要指出的是,警钟长鸣,落后就会挨打。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最残忍的莫过于以“自身”做实验,试想一下一个人能拿着手术刀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的对象,那这个人得有多“残忍”,才能对自己下这样的狠手。

    历史上就曾有这么一个人他把一个导管插进了自己心脏里——沃纳·福斯曼(Werner Forßmann)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类似我们现在的心导管插入术,只不过,他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1929年,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好了铺垫完了,我们来说说这个实验到底是怎么回事。

    福斯曼是一名德国医生,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外科实习医生,但,就是这么一个实习生在自己身上完成了历史第一例心导管术实验。

    当年,欧洲医生普遍认为研究治疗心脏疾病是医学社会主流的手术,心脏是禁区。然而,福斯曼医生被一本生理学教科书启发,那本书里描述了讲一个借助气囊辅助测量心内压,将一个细长的管子放入一个马的颈静脉,然后推入马的心脏。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福斯曼医生认为,人也是通过手臂的静脉进入心脏

    说干就干,因为这一实验并没能找到实验者,亦或者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找到实验者。但是福斯曼医生也是个狠人,为了证明接触心脏的唯一方法并非打开胸腔,于是决定以自身做实验。

    就这样,福斯曼切开了自己肘窝的静脉,同时将一根长65cm非导管慢慢导入到了心脏,并插着管子操作x光,利用x光成功将导管推至了右心房。同时拍下了一张x光片,用自体证明了可行性。

    虽说福斯曼医生完成了试验,并将自己的成果发表成论文贡献给医学界,但,却没有获得当时医学界的认同,加上一系列的挫折导致福斯曼医生转型做了泌尿科医生,没去继续研究心脏。

    直到1956年,福斯曼医生与另外两名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奖金,以表彰他们对心脏导管术的创世及对循环系统病理变化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随着诺贝尔奖,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全球,为世人所知,福斯曼这位被人遗忘的乡村医生,终于在二十多年后杀回了自己的主战场。先后任职德国外科协会委员、美国胸科协会委员、瑞士心脏病学协会委员等,他开创的这一医学方法更是奠定了我们今天心脏手术的基础,拯救了数之不尽的病人

    这是一个想想就让人“胃疼”的实验,估计很多人看了会觉得不舒服。

    1822年6月6日,19岁的男孩亚历西斯·圣·马丁,因为同事的猎枪走火不幸被击中。他的伤势非常严重,子弹穿透了左胸腹部,肋骨、肺和胃都损伤严重。鉴于这种情况,当地军队的外科医生威廉·鲍芒被请来做手术。

    因为身处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上,医疗资源很薄弱,鲍芒医生只能简单手术并包扎伤口,他无法保证救活这个年轻人。但是,马丁的情况似乎没有这么糟,他撑了下来。

    鲍芒医生于是把马丁带到了军营医院,希望能治好这个年轻人。在医生的细心照料下,原本没有生还希望的马丁,还真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只不过他的胃部有一个伤口,一直无法愈合。


    这意味着,鲍芒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马丁胃里的情况。

    治疗持续了几年时间,在此期间,鲍芒医生一直坚持亲自治疗,并且利用马丁的胃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

    比如,在对伤口进行换药的时候,马丁胃部的胃粘膜有时候会“跑”出来,就像脱肛一样,鲍芒医生就轻轻的将其推回去,马丁没有感觉到疼痛。于是,鲍芒医生又把硝酸银溶液滴在胃粘膜上,马丁也只是有轻微不适——这就意味着,人类的胃并非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

    更震撼的是,因为肉眼可见马丁胃部的情况,所以鲍芒医生能看到整个消化过程。他可以用漏斗把水和食物直接放到马丁的胃里,也能把胃里的东西抽出来研究……据说,鲍芒医生还把一块生牛肉放在马丁的胃里,发现在5个小时内就被消化完了。

    就这样,从1825年到1833年,鲍芒医生通过观察实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最终完成了著作《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在这本著作中,鲍芒医生有了很多发现,比如胃液中存在盐酸、外界刺激会影响胃的运动、不同食物的消化和排空时间……


    至于这个年轻人马丁,确实很“强大”。

    (老年的马丁和妻子)

    他其实是加拿大人,被美国的毛皮公司雇佣,在边境运送毛皮。所以,他在美国没有亲戚朋友,鲍芒医生应该算是他最亲近的人了。另外,马丁其实没什么钱,所以一开始的医疗费用,都是靠当地人的资助。后来钱用完了,鲍芒医生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继续照顾治疗。

    马丁也不愿意成为实验对象,他曾经回到加拿大,虽然生活贫困,但还是结婚生子了。几年后,鲍芒医生又找到了马丁,雇佣他作为自己的观察对象,一直到1833年实验结束。

    可能有人觉得,肚子上有一个洞,就不怕胃酸漏到腹腔或者外面?首先吧,他胃部的伤口已经和胸腔外面的伤口粘连在一起,长在了一起,这就不用担心胃酸漏到腹腔了。但是,还是要小心漏到外面的,所以马丁平时只能拿纱布或者木塞之类的物品,堵住伤口。当然,也正是因为强大的胃酸,才让他免于受到外界细菌感染……

    不过,马丁还是要小心生活才行,毕竟一弯腰胃酸就能漏出来,至于马丁到底是怎么生活,怎么结婚生子……没查到相关的资料,我也很好奇。

    马丁就这么坚强的活到了86岁高龄,太坚强了。

    总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扒开衣服就能在肚子上看到一个洞,手电筒一照,就能看到里面正在消化的食物,还真有点恐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老师讲历史上的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