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畲族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畲族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畲族的来历和传说
畲族历史上是个频繁迁徙的民族。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他们现今的居住地较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们对畲族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坛啊。下面给予来看看畲族文化的畲族起源之说。
畲族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是高辛帝(即五帝之一的帝喾)时一只神奇的狗。“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因戎吴将军作乱,高辛答应谁能斩下叛军首领的首级,就把三公主嫁给他。
盘瓠咬下戎吴将军首级而归。后“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婚后,盘瓠带着公主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儿后来嫁给姓钟的男子,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现在畲族仍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这个传说虽然美丽,但完全是个荒诞的神话故事,不足为据。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传说畲族始祖是盘瓠。盘瓠与高辛帝的三公主结为夫妻后,生下第一个孩子跟父姓盘,叫盘自能;生下第二个孩子时,放在篮子里养,就姓蓝,叫蓝光辉;第三个孩子生下时,天上响雷,就姓雷,叫雷巨;第四个孩子生下时,是一个泼妮崽(女孩),下地时,刚响起“当当当”的钟声,就姓钟,招女婿叫钟志深。
景宁是畲族迁移浙江生息最早的地区之一。畲族史诗《盘瓠王歌》里有道:“三姓子孙人来多,分居景宁和云和。”在浙江的畲族散居于景宁、云和、遂昌、武义、龙游、衢县、平阳、瑞安、兰溪、泰顺、青田、文成、龙泉、庆元以及桐庐等县的山区和半山区。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也有借用汉字而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干脆利用汉字部首创造新字。
畲族《起源歌》里述说了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畲族从广东至福建、江西、浙江频繁地迁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式,在山区森林中搭寮居住。他们从事狩猎、种山,劳动艰辛,生活困苦。
畲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传说发源自广东潮州凤凰山脉,但畲族传说之中其实有三大圣山:
高辛帝诞生于“石揭山”、在“铜鼓嶂”上奏响铜鼓使畲族第一次统一为一个民族、高辛帝在凤凰山堕崖而死
这三座山后来到了河婆人那里,还演变为汉族客家人的“三山国王”的信仰,其实“三山国王”的信仰也是源于畲族传说
畲族传说中的三大圣山,一座在汤西镇、一座在砂田镇、一座在留隍镇
畲族的来源地
其实,畲族不是粤东潮嘉地区的原住民,他们是瑶族的分支,他们原来的祖地与瑶族一样在“南荆地区”,也就是湖南省湘西。
他们的祖先历史上记载为“五溪蛮”。
经广西东部入广东西部的形成瑶族。
瑶族的祖先据说是盘古王,畲族的传说中也有盘古王的传说,甚至把盘古王的传说与高辛帝的传说汇合为“狗王的传说”。
所以畲族是崇拜狗的。
但他们也崇拜蛇、龙、凤,被合称为四大祥物。
畬族迁移历史是怎样的
《覆巢之下,无完卵》。《长江中游》及八百里云梦泽(洞庭湖一带)是苗瑶畲先民的美好家园。⇒→公元2世纪前后,《第一次蛮华(畲汉)战争》后,受北华人的屠杀与挤压,《聚居民族》被打散成《散居民族》,由洞庭湖湘江进入赣粤闽的赣江、韩江、九龙江流域,以及其滨海地区,以【徭.畬分化】为标志。《第二次蛮华(瑶畲.汉)战争》⇒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始,至公元716年,约48年的畲汉战争期,失去美好家园,形成祖源地在凤凰山的概念,以陈元光请设【漳州】为标志。《第三次畲汉战争》失去赣西南后,此处畲民彻底消失,客家人兴起,以王阳明请设【崇义县】为标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畲族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畲族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