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抓住最主要的习俗详细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抓住最主要的习俗详细写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大家说说过年当地都有哪些特别的活动或习俗
临海市历史悠久,是浙江省直管台州代管的县级市。虽然现在的年味不是以前那么浓,但进入腊月只要您在临海或多或少的还是会看到年味。一到腊月首先我们会最先看到会有很多人忙着灌香肠,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冬至前做好,当您看到各家各户阳台挂着做好香肠时,就意味着年越来越近了。
进入腊月,在临海就会有捣麻糍做年糕的习俗。捣麻糍是指将糯米经浸水、蒸炊、舂捣、擀制等多道工序后加工成的一种有较强韧劲的特色食品。年糕与麻糍不同的就是选用的是晚米,其他工序与麻糍相同。年糕意思为“年年高”,腊月里捣年糕有吉祥的寓意。
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到三十日之间,会选一个日子,并且这日子不能与家里人生肖有冲突的,那天摆上祭品在第一次涨潮的时间,念着特有的经文祭拜天地,同时也缅怀先祖,俗称“谢年”。所谓“谢”即怀着感恩之心,感谢天地这一年以来为我们提供了风调雨顺的日子,使得我们有吃、有穿、有住。并祈福明年能够同样幸福、平安、好运,财运更上一层。随着谢年的花炮声响起,家家户户开始了大扫除,称之为“扫扬尘”,民间的说法是借扫除灰尘把一切“霉运”、“晦气” 等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辞旧迎新。接着就开始准备年货了,鸡鸭鱼肉、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以及各种坚果、糖果与零食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必备,现在政府也会在市区设点,低价为市民限量购买海鲜与肉类食品。
一晃到了年二十九了,基本上临海人都要包麦油脂。麦油脂首先要有麦油脂皮,(麦油脂皮就是面粉加水加点盐慢慢调制成浆,在锅里摊成圆形的薄皮,待两面烙熟即可)。然后开始炒料,有芹菜鱿鱼丝、海带、绿豆芽、胡萝卜、冬笋丝、蒿菜,菜头丝(萝卜丝晒干而成)与前腿肉条状一块红烧、盐猪肉、猪肝、炒米面、炒豆面等食材。在开吃前先把菜品摆上桌,并点上香蜡烛开始祭祖,告知先祖今天做节日,让他们有客叫客,并感谢他们的庇佑,祈愿他们来年再保护家人的平平安安,礼毕后烧纸钱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礼节结束,先祖走时别忘带钱。等这些结束后,就可以用麦油脂皮把菜品包卷起来,然放在锅里用少许油煎一下,等两面金黄就可以美美开吃了。在这天家家户户还会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与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到了年三十,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张罗着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也叫年夜饭,而且年夜饭要慢慢吃,要吃出一年的感觉,长辈们还会给晚辈发纸质红包,称之为“压岁钱”,因此“过年”是小孩最喜欢的时候,有吃有玩有红包。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打麻将、打扑克”等,在新旧交替时间家家户户开始燃放爆竹象征着辞旧迎新,通常那些打麻将的人群就也承担了一个任务,通宵守夜称“守岁”,零点前放的鞭炮烟花叫“关门炮”,象征着把一切不好的驱赶走。有“关门炮”当然有”开门炮”,大年初一,起得最早的首先做的打开大门燃放鞭炮,预祝新年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在大年初一或初二上午,每家每户带着水果、糕点来到先人坟前祭拜,祈求保佑全家健康平安、万事如意,称之“拜坟岁”。拜玩坟岁后并开始走亲访友,拜年了,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且长辈也会给小孩子压岁钱。
一直到了年十四,长辈会给小孩扎毛兔灯或花灯,并挂上红灯笼,以示今后的生活象花灯一样五彩缤纷。临海的元宵节是过十四的,称过“十四夜”,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搅糟羹,糟羹以前腿肉肉粒(肥瘦分开),豆腐干、冬笋、油泡(豆制品)香菇、圆芋头、豆面、蛎肉等均切成颗粒,炒制入味加适量水烧熟后,然后加入米粉浆,边加边搅,最后加芥菜叶粒与蒜苗,一锅鲜美可口的咸羹就完成了。在正月十五还会搅上甜羹,甜羹主要由红枣、桔饼、枸杞、葡萄干、熟花生米、熟黑芝麻加水烧沸后加入蕃薯粉桨搅拌而成,咸糟羹是临海元宵节特有的食品。过了正月十五,临海关于过年最重要的习俗结束了,新的一年也开始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祝所有头条的朋友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重阳的习俗有哪些
原创作品
北京昌平区建明里社区在重阳节的上午九点举行【邻里截】法律讲座。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比如可以一起组织社区居民参加【竞走】。对有能力的人进行登山看【红叶】活动。
也可以搞社区居民参与的【投球】【投包】【夹豆】【乒乓球】等等活动。
丰富社区居民在重阳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在自由自在日子里开开心心的过好重阳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九”是一个至高阳数,农历九月九日因此被称为重阳,被视为是一年中最吉祥的日子之一。再加上九月九日正处深秋,秋收刚刚结束,物产丰阜,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也开始有了闲暇时光。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重阳便成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以外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
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民俗活动,中国国土广袤,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方,习俗不尽相同,现以我亲眼所见、所经历的重阳习俗聊举一二。
江汉平原在重阳节这天有晒秋,酿秋酒,社祭,登山,摆敬老宴、喝菊花酒等习俗。
我是江汉平原人,小的时候,每到重阳节,我的老家就会举行晒秋,酿秋酒,社祭,登山,摆敬老酒、喝菊花酒等活动。
1.晒秋
在我的老家,每当重阳节前后几天,无论是勤劳还是不勤劳,家庭主妇们都会把家里的衣服、被子还有农具全部拿出来爆晒。人们还会把家里收好的谷子都盘出来晒在打谷场上。一时间,放眼望去,空中地上,到处晒的都是东西。
这几年,老家重阳节已经不兴晒谷子了,一是大多数的谷子一收起来就被运去卖了,二是秋收以后,农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晒谷子需要壮劳力,老人们晒不动了。
2.酿秋酒
小的时候,老家的人们爱酿谷酒,一到重阳节这几天,整个村子里都会洋溢着香甜的酒糟味。人们把这个叫酿秋酒,老人们说,在重阳节这几天酿的酒,酒最醇和清洌。
3.社祭
一直到现在,老家还有重阳节社祭的习俗,这种习俗有点类似于有些地方的重阳祭祖活动,不过我们那里是到田地里去祭祀。曾经问过父母,祭祀的目的是为了酬谢(感恩)、祈祷丰收。
4.登山
在我的老家,有两座高山,一座叫柞山,一座叫寿山。民间流行有“三月三,上柞山”,“九月九,寿山走”的民谣,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爬柞山踏青祈福;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就会到寿山上去登高祈寿。这些活动的主角一般是家里壮年的媳妇,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如果媳妇重阳这天没去爬寿山,会被周围的人指点。
5.摆敬老宴,喝菊花酒
小的时候,每当重阳节这天,家里都会把家族里的老人请过来吃酒席,酒席上一定会喝一种晒干了的野菊泡的谷酒。
不过这几年这种民俗已经不多见了,一是老家已经基本看不到自己酿酒的了,二是每年到老家去收野菊花的商人实在太多。满山都看不到几朵盛开的野菊花,野菊花们基本上还是花骨朵时就已经被勤快的人们薅去卖了。
泰国南部华人有重阳节祭祖,摆敬老宴,吃炸青团,送重阳粽子、重阳糕的习俗
我所在的泰国南部华人以潮汕后裔居多,也有一些江浙后裔,大多是清末漂洋过海到达泰国的。
这些华人大多保留着先祖的习俗,在重阳节这天会祭祖、摆敬老宴,貌似两项活动是同时举行的,从10月21日前后开始,我所在的城市每天都会听到人们在祭祖时放鞭炮的声音。
在菜市场,到处可以看到有卖炸青团(据说是客家习俗)、重阳粽、重阳糕的摊位,在泰国工作好几年,这些摊位也就在重阳节前后几天出现,平时看不到。
这个地方的重阳粽吃过一回,和泰国宋干节的椰浆粽不一样,据当地的华人说是潮汕那边传过来的。重阳粽里用的是白糖,包的是黑、红、黄、白四种颜色的大米(黑米、红米,普通大米,黄色是染黄的),味道还可以,有点吃不惯,不知道是这重阳粽来泰国以后变了味,还是因为我是中部人,吃不惯潮汕口味。
一个跟我学中文的老妈妈送给了我一盒重阳糕,所谓重阳糕,其实就是用牛奶、面粉、南瓜做成的圆馒头,在椰糖盛行的地方,能吃到用白糖做的面食,简直是幸福值爆棚。
写在后面的话
中国很大,每个地方的重阳习俗都会有所不同,如在广东,重阳节这天人们会登高赏秋、放风筝、拜敬老酒、赛神酬愿,据说有些地方还会举行赛歌会;如在广西,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拜山;如在福建,人们会去拜妈祖、放风筝;还有些地方会沿袭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喝萝卜汤等等。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重阳习俗。
而迁移到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也会把自己的传统习俗带到迁居地,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融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重阳节习俗,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
但是,无论是何地何人,人们过重阳节的核心主题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核心主题就是感恩、亲情、敬老和祈求美好的未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抓住最主要的习俗详细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抓住最主要的习俗详细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