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怎么样画中国历史地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怎么样画中国历史地图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怎样制作历史地图
谢邀,
我不会做历史地图,我只知道做历史地图要极其丰厚的知识,要考察地理位置,要划分行政区域,要反复查阅文献,随时订正修改,曾经在b站上看过人家引用的资料,300余本……
在此,向那些历史地图制作者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表示敬意
谢邀。
历史地图是现代人依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再加上对当时历史的地名考证,经分析研究后编绘而成。
我国历史地图的制作,已经流传了1700多年,数量和制作水平都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同类地图高。
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了《禹贡地域图》,是我国目前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
这部历史地图集,描绘了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到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
同样是在西晋时期,学者杜预绘制了《春秋盟会图》,是我国最早的古今对照的专门历史地图。
唐朝贞元十七年 (801年),地理学家贾耽制成了《海内华夷图》,内容上溯《尚书·禹贡》、下及唐朝中期,范围包括唐朝版图及其邻国。
《海内华夷图》是首创“古墨今朱”双色注记法的历史地图。
遗憾的是,上述地图已经失传。
北宋地图学家税安礼绘成了《历代地理指掌图》44幅,始于帝喾,迄于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传。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清末民初时期,地理学家杨守敬在门人的协助下,编绘刊行了《历代舆地图》,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收录了自春秋至明朝的重要地名,全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比以往的图集要精确、详细、实用。
1905年,杨守敬等人绘制的《水经注图》,是我国专门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一种。
从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出版了多个版本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由于经过实地测绘,不仅弥补了过去各图的缺陷,而且在内容上也远较旧图丰富。
现在,也有不少历史地图的绘制爱好者,还有专门的网站和团队,历史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
中国最早的地图是什么时候的?是如何制作的呢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图应该是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中出土的7幅木板地图。
这7幅地图出自1号秦墓,分别绘在4块松木板上,根据同出竹简的纪年和随葬品的特征,这些地图的年代定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古地图。是我国和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地图。在墓中浸水长达2000多年,仍完好未朽,线条字迹清晰,脉络清楚。按其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在这几幅图上,不仅有山川、河流、居民点、城邑,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今距离大都相符,可见,这些地图是相当准确的实测图。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几乎没有有效信息的第五幅图中,出现了闭合曲线绘制山峰的方法,非常类似于后世的等高线。
放马滩5号墓(相当于两汉文、景时期,公元前179年-前141年)中发现纸地图一幅,纸薄而软,出土后仅存不规则碎片(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面平整光滑,用细黑红条绘制山、河流、道路等图形,绘法接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地图。放马滩纸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画在纸上的地图,同时也是为西汉就有纸的说法提供了可靠物证。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是古巴比伦人绘制于陶片上的地图,但是从其内容和手法来看,还是非常原始的。地图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在《周礼·夏官·职方氏》中,有这样的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虽然在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地图的记载,但是却没有看到地图的实物,长期以来,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地图,是珍藏在西安碑林的两块南宋时刻《华夷图》和《禹迹图》。
最早的地图
1986年在甘天水的放马堆1号秦墓中发现了会自在四块四块松板上的七幅地图,这些地图是战国晚期的遗物,反映的是嘉陵江上游的永宁河和西汉水两条河流的情况。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以实际勘探为基础的地图。这七幅地图上有六幅有文字,一张为总图,其余五张为详细图,用单曲线描绘了大小河流90余条。
最早的彩色地图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葬中,发现了三张西汉早期的地图,这三幅地图绘制于绢帛之上,一幅为《地形图》、一幅为《城邑寝园图》,还有一幅为《驻军图》。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尺牍记载的年代来看,其绘制的年代应该在西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前后。
当时的地图和我们现在的地图有很多的不同,那时还是上南下北,与现在的地图正好相反。《地形图》的比例尺为十八万分之一,《驻军图》为八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反应了新汉时期较高的测绘水平。《地形图》表现的是当时长沙国南部潇水流域以及南越国赵佗占据的岭南地区。《城邑寝园图》展现的是軚侯家族墓地和临湘城(今天的长沙市)。《驻军图》表现的则是《地形图》的一部分,由于是军事地图,除了展示了山脉、河流、居住地之外,还展现了驻军的布防、防区的界限等。《驻军图》上用红、黑、青三种颜色,分别绘制了,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的彩色地图。
古人是如何绘制出精确的地图的
谢邀了。地图,古称:舆图。舆是车斗、车厢,意思是载有河山的图。另外,还有《志》。图是线条图形,志主要是文字(有的也有图),共同来说明地理情况。如果说舆图具体的测量原则、方法,就太专业了。我们主要聊一下古代中国舆图的几个阶段,看看大体上是怎么做的。
一是汉代及以前。中国古代历来重视與地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历代高人必备的功课。汉代以前,没有纸,没有现代工具,汉语中的“水平”、“水准”,最初是用于测量的,古人的工具就有准、绳、规、矩等。地图一般画在羊皮或者帛上。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就是帛绘地图。秦汉以前,就专门有负责土地和制图的官员。《周礼》: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拿着地图,就知道上面有多少城、多少人、多少山川河流等等。这类地图比较简单,用线条和图形以图说事。同时,中国的算数也是发展比较早的,《九章算术》内容丰富,用来制作简单的地图还是绰绰有余。测量起来并不复杂,也不要求多么精确。发明纸张以后,绘图成本也降低了。起码能够做到主要领导人手一份,不会再发生管仲安排老马识途、李广出东道迷路这样的事情了。
二是魏晋至宋元。由于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绘图经验,形成了一些地理学著作。比如郦道元为完善地理文献编写了《水经注》,以水为纲,因水证地。同时舆图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晋代的裴秀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中国第一部地图集。其中提出了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这就比以前的地图更加精确了。唐宋元都有改进,其中宋代沈括有制图七法。这些都对中国舆地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还有李淳风、袁天罡等传奇人物的影响,使得天文地理成为一门精密高深的科学。很多地图都是再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逐渐改进而来的。但这些地图主要还是以边疆、城防、交通、山河等为基本元素。
三是明清以后。开始出现利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绘制地图的时期。中国现代地图测绘,启蒙于明朝,时有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来中国,带来了西方技术,教授了徐光启等人。明万历年间绘过《坤舆万国全图》,不过是临摹的。到康熙年代,由皇帝钦定采用近代科学技术完成的中国地图,当属《康熙皇舆全览图》。当时,大清国来了一位比利时传教士费迪南德·韦尔比斯特,后起了个中国名字:南怀仁。他对西方科学技术、天文历法很有研究,对康熙皇帝在近代科学方面的影响非常大,被封为工部侍郎,主管钦天监工作。还有一个方面,大家更加熟悉,那就是康熙年间的红衣大炮,也是南怀仁造的。
康熙皇帝35岁时,南怀仁去世了。但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的热情并未减退,尤其体现在地图绘制方面。每次出京,必带钦天监。但国内受过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才实在太少了,康熙皇帝专门让人组织培训班。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批人才。1708年,康熙帝召集了一个由中外科技人员组成的小组,负责编绘《皇舆全览图》,购置了大量仪器,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历时10年完成。
总之,中国地图学起步很早,作用很大。后来逐渐落后于西方。但现在我们在很多科学技术方面已经追上并赶超了。(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样画中国历史地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样画中国历史地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