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形容历史人物的成语
首先形容历史人物的成语有以下几点:
1.刘备:三国里蜀国的缔造者,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成语有“髀肉复生”,形容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韩信: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成语有“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五字成语历史人物
五字成语形容历史人物的也有很多,例如:顾前不顾后,覆巢无完卵,不吃烟火食,人生如风灯,礼轻情意重,贵人多忘事,摸不着头脑,临时抱佛脚,坐山观虎斗,十八般武艺,一去不复返,学而时习之,庐山真面目,无立锥之地,桃李满天下,温良恭俭让,无敌于天下……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语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5.韦编三绝
孔子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生花妙笔、滥竽充数、望梅止渴、凿壁偷光、四面楚歌、单刀赴会、卧薪尝胆、负荆请
卧薪尝胆,指越王勾践(春秋战国)闻鸡起舞、祖逖 凿壁偷光、匡胤 望梅止渴,曹操(三国)完壁归赵,躏相如(战国)指鹿为马,赵高(秦朝)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三顾茅庐,刘备(孔明)纸上谈兵,赵括(战国)破釜沉舟,项羽(秦朝末年)负荆请罪,廉颇(战国)精忠报国,岳飞(南宋)
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01
一鼓作气(曹刿[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02
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03
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04
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05
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06
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07
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08
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09
卧薪尝胆(勾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