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导弹研究人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导弹研究人员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钱学森是伟大的科学家,对我国核武器和导弹研究做了哪些原创技术贡献
曾记得2007年十大感动中国人之一钱学森同志96岁高龄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亲临颁奖现场由夫人蒋英同志代领当时我看的热泪盈眶。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的生活和优厚待遇毅然选择回到了祖国。五十年代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新。经济停滞不前,技术更是落后,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钱学森作为科研带头人讲课指导我们的一批青年人经过艰苦努力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试射了第一枚导弹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及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即“两弹”“一星” 都离不开钱学森以及与他一起工作默默无闻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国家强大不受人欺负就必须有一批象钱学森们这样的科学家。怎能忘记2009年10月31日,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杰出科学家“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在北京去逝,享年98岁。钱学森不仅给我国留下了航天理论和核武器把毕生所学全部献给了祖国,至少我国在航天事业领先了20年。目前世界上先进的WU-14超高音速飞行器,它的原理就是钱学森创建的弹道体系,即超高音速风洞。这种超高音速风可以模拟各种飞行器试飞环境,这对于我们来说极为宝贵。
建国初期中国有三钱,都是科技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钱学森为首是核物理学家。后來逐渐听说二机部邓稼先是攻核弹的,再后來又见到网上报导一位女科学家,是30年埋名在西北大山里,做成核裂变试验的亲自执行人。成功后隐藏多年。有报导才知道。
谢谢邀请
钱学森这位物理学家是中国核物理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两弹一星的总设计师。没有这位科学元老,中国什么时候才能研制出两弹一星还是个谜。这位中国科学家是周总理费尽心机从美国给秘密抢回来的。传说,一位美国将军曾经说过,宁可牺牲几个师,也不放走这位中国科学家。可见这位中国科学家的分量有多么重。
钱学森伟大是一批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后人们说的。美国人,不知是哪个美国人说,钱大师值五个师。德国一皇帝用4百人的卫队换了一套中国瓷器。钱大师要这么说,确实“值钱”。
钱大师是学空气动力学的。核武上有原创贡献?哪个“神人”说的?他能列出钱大师在这方面的原创“清单”吗?要说钱大师搞个导弹、火箭什么的,这道是有可能弄点“原创”出来。不过据说在这方面,钱大师好像也没啥“原创”。好像钱大师的贡献在建立国家的学科体系上,具体的技术、理论、方法上没听说有啥原创,可能“转述”、“变换”贡献有吧。
毛主席用伟大形容,理所当然,其他什么人也冠以“伟大”,这“伟大”也就不值钱了。
根据网络公布资料显示: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的氢弹之父/中子弹之父:于敏
其中原子弹部分资料来自苏联,大部分是中国科学家独立技术原创。而中国的氢弹技术完全原创,中国氢弹设计的于敏构型,更是独一无二。而中国的导弹技术从设计图纸到导弹实物,都得到了原苏联很多帮助。但这不能抹杀钱老的杰出贡献:中国导弹技术差不多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之上的,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引进、消化吸收并改进,并快速实现导弹设计生产到所有配件的完全国产化,钱老作为科技统帅人物,发挥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笔者认为:其作用更多体现在统筹规划管理方面而不是技术原创方面。
当年和钱学森一起回来研究核弹的叫什么友来
友来就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郭永怀 。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
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两弹一箭的中火箭之父是谁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两弹一箭的中火箭之父是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
他主要研究的是导弹和火箭。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钱学森的研究让中国的核武器飞得起来,也打得出去。由于钱学森的回国,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他参加了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究,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来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给核武器插上了翅膀,他还参与了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他和卡门一起,最早提出了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他们三位主要研究的方向来看,钱三强是“中国原子之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邓稼先是“两弹之父”、“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都是两弹元勋,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我辈当以他们为榜样,时刻牢记他们为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有谁知道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从事的专业领域分别是什么
钱学森研究的是航空航天,他为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稼先与钱三强的领域差不多,都是原子能方面,他们都是我国的“两弹元勋”,只不过当时钱三强是负责人,而邓稼先是钱三强向国家推荐去研究原子弹和氢弹的科学家。
中国近代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Ⅰ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
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有: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3、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4、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5、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6、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
9、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于哪一年
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于哪一年
1956年10月8日,也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归国的第二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
毫无疑问,这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了受人欺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抗争的公开宣言,也是新中国命运的唯一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导弹研究人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导弹研究人员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