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人物褒姒的故事情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人物褒姒的故事情节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用26个字梗概千金一笑的故事内容
周幽王喜爱褒姒,她长得美,不爱笑。他派人贴出:谁能让褒姒笑,就可以得到两千黄金。许多人来试,没人成功。
忽然有一天,虢石父想出主意,周幽王就烽火戏诸侯,褒姒开心大笑。赏给虢石父千两黄金。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扩展资料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
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
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夏朝妹喜、商朝妲己、周朝褒姒,真的是红颜祸水还是故意抹黑,你怎么看
“红颜”本比喻胭脂润面,面色红润的丽人,“祸水”出自汉成帝专宠赵氏姐妹飞燕合德,据《四库总目提要》之《飞燕外传》记载,飞燕、合德姐妹惑乱成帝,披香博士淖方成,于帝后骂曰:“此祸水也,必灭国矣。”而红颜祸水中首要说的便是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和晋之骊姬,后人甚至给了她们“四大妖姬”的称号。但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一一来看。
“红颜”本比喻胭脂润面,面色红润的丽人,“祸水”出自汉成帝专宠赵氏姐妹飞燕合德,据《四库总目提要》之《飞燕外传》记载,飞燕、合德姐妹惑乱成帝,披香博士淖方成,于帝后骂曰:“此祸水也,必灭国矣。”而红颜祸水中首要说的便是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和晋之骊姬,后人甚至给了她们“四大妖姬”的称号。但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一一来看。
据记载,妺喜有三癖,一曰笑看酒池船饮,二曰爱听“裂帛之音”,三曰喜戴男冠,于是世人曰“暴殄天物”,史学家考证这一论证时多用御用文人或者小说家的说辞,其中有多少成分属于“艺术创作”不得而知。而《国语》中有着对妺喜最早的文字记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并未提及妺喜的这三个癖好,而据《韩诗外传》、《淮南子·本经训》、《刺奢》可考证“酒池船饮”确有其事,但都是批判夏桀的荒淫无道,并未有一句提及妺喜,就算有文人指出夏桀因“美色”误国,也少有把错归咎到妺喜。可见,妺喜的种种事迹,大多是后人的演绎。
妲己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多数人眼中的妲己还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代”妖后狐狸精,可以说是声名狼藉,但有过于妖魔化妲己的嫌疑,《尚书》是最早记述妲己的古代文献之一,其中的《泰誓》和《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政治宣言。这两篇“宣言”在批判纣王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的时候,有两处稍微提到了妲己。一是纣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二是纣王“惟妇言是用”。但是可以看出,主角都是纣王,《尚书》中将“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和“惟妇言是用”两罪都记在纣王名下,对于妲己,文中仅以“妇人”、“妇言”代之,并没有指名道姓。至于纣王“惟妇言是用”,倒是可以侧面看出妲己经常在纣王耳边吹枕边风,严重点可以说是干涉朝政。但是听或不听,听后做或不做,都是纣王之事,况且商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对于国家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最后再来看周幽王为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但是也有学者在考证这一历史事件时发现了问题,《吕氏春秋》载秦汉无烽火,乃以击鼓传讯,顶多也就是“击鼓戏诸侯”。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提出质疑:“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褒姒出身寒贱,史籍对她个人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
TVB蔡少芬版的《洛神》中有句台词,“都说美人误国,何不说你们误了美人一生?”历史上对于女子的污名,“故意抹黑”也谈不上,本质上是男权主义时代对于女性的物化,一个王朝在兴盛时只有红颜,到了衰败以至于灭亡时红颜却纷纷变成了祸水,可见红颜的存在和国家的兴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将女人推为红颜祸水是为衰败的帝王罪责开脱寻找替罪羊,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除了少之又少的吕后武则天慈禧之外,多数女人都是摆设和玩物,怎能左右朝廷和兴衰?要真论祸水,女人中唯有慈禧当之无愧! 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周朝,在男女关系范畴,都属于男权社会,而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古代尤甚。男女平等的观念,是近代的事。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天子的妻妾众多,最多的达到四万多人。而且,女人饱受三纲五常观念的束缚,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已。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管是夏朝的妺喜,还是商朝妲己、周朝褒姒,不可能能够左右天子。既便有他们的原因,主要的原因也在于天子的昏庸。夏朝的帝桀、商朝的商纣、周朝的周幽王,都是昏庸无道的天子,是他们自己的原因,导致了朝代的灭亡。天子虽然昏庸,但在尊君的历史环境下,总得找个替罪羊,于是夏朝妺喜、商朝妲己、周朝褒姒便成为最好的替罪羊。把历史覆灭的原因归结到一个女人身上,是很可笑的。 说女人是红颜祸水,是男人对女人的污蔑,是抹黑女人。但这三个天子宠爱的妃子,肯定也不会是什么贤内助,虽然王朝覆灭的原因,不能全怪她们,但她们不幸生活在那个时代,只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褒姒的故事情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褒姒的故事情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