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冷静期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冷静期有哪些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
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
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
那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以前的我们不说了,从2015年6.7月份开始的股市大级别的调整,隔三差五的千股跌停。
股灾的时候,千股跌停,我见过3000多股票跌停板的。
那真的可以用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来形容,股民眼睁睁的看着帐户,每天都在大幅缩水却无能为力。多少人的财富灰飞烟灭。
这是手机里面以前的截图,看着就让人心惊胆颤,不寒而栗。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在心里,不管是股市上涨还股市下跌。
记住巴菲特的至理名言:
投资最重要的是: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
在我20年股市生涯中,记忆最深刻的,最难忘的,害的我最惨了,让我知道什么是股市的,就是2015年的股灾,说句心里话,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打击,为此我也消沉了很久,现我又重新站了起来,直至今日,股灾那一幕时刻浮现在我眼前。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千股复牌的历史让我今生难忘!
2015年的股灾是国家承认,是股民认可的,中国股市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例,2015年股灾是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股灾1.0,股灾2.0,股灾3.0。那时候,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提出了“一带一路”“互联网+”等经济布局,刺激了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股市开始一路猛涨。很多人使用了场外配资杠杆,进一步推动股价上涨,各种泡沫严重,几百元的科技股遍地都是,国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清理配置入口,大量配资逃离,发生了股灾。
一、股灾1.0
2015年6月12日至7月9日,上证综指18个交易日就从5178跌至3373。跌幅倒不算大,但下跌速度之快确创下历史新高。
二、股灾2.0
从2015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在这期间上证综指跌幅达29%,创业板指跌幅达32%。个股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场景。
三、股灾3.0
熔断机制的试行又引发了新的踩踏出逃,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7日,短短四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跌幅达26%,市值蒸发80000亿元。
股灾三个阶段分别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千股复牌”的盛宴。
2015的股灾却与众不同。先是1.0的断崖式下杀后,又出现了股灾2.0的跌停下杀。接着年初熔断式的3.0跌停下杀,先后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千股复牌。说实话,说心里话,真是吓到了宝宝啊,2015年是神奇的一年,上半年一带一路的春风吹得全盘飘红牛气冲天,下半年放眼望去放倒一片绿油油的韭菜。
2014行情启动的时候,我基本是每个交易日最少赚一万,高的时候也有三五万,截止2015年6月我的股市资金460W多万左右吧。那时候我每天做T,我让证券管理部门给我查过,我的双向交易额接近1.2亿,我亲眼看见身边的股友一批批的倒下了,爆仓的,平仓的,清仓的。战场一片狼藉,因为我是做融资融券,那时候一个普通的融资融券都能爆仓,真是可怕!在最危急最黑暗的的时刻,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天天给我打电话,让我筹钱,告诫我的股票有被平仓的危险,总感觉就像借了高利贷一样,天天催缴欠款。那心里压力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说股市是战场,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一段行情过后,场上一片伤痕累累,有的在疗伤,有的在流血,有的再无音信,伤感的不行了。2015年是神奇的一年,2015年股市给股民上了一节生动的课程,让股民知道了什么是股市,知道了什么是风险?对此股民对这次股灾过后反思是深刻的,其实我觉这次股灾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反思,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股民,一朝股灾,泯灭了人们奋斗多年所积累的财富,也泯灭了他们对股市的幻想。所以我对这场股灾后留下来的朋友说‘’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需努力”
最后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A股暴跌151个点,指数的暴跌又让大家回想到千股跌停的行情,千股跌停的股灾有多惨呢?
相信经历过2015年股灾3.0版的投资者就知道千股跌停有多惨了,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惨不忍睹”,体现以下几点:
连续8个跌停板
大部分股票出现连续8个跌停板的,还是在2015年股灾1.0版的时候,要么不跌,一跌就是跌停板。
部分股票每天直接开板就是跌停,根本连出逃的机会都没有,哪个时候千股跌停是正常的事。
千股停牌
千股停牌,千股涨停,千股跌停都是发生在股灾2.0版的时候,由于经过1.0版后的杀跌,很多股票已经腰斩的跌幅了。
在股灾2.0版后,很多上市公司股票继续暴跌的话,就会出现爆仓风险,这个时候很多公司随便出路由申请停牌,回避继续暴跌的风险。
17分钟收市下班
见证A股历史只交易15分钟已经跌5%了,复盘后2分钟直接跌到7%,熔断机制生效,全天收市停牌。
只用了17分钟大盘认定为跌停了,出现1000多家股票跌停,整个盘面一地鸡毛,无一幸免。
回顾千股跌停的行情,记忆犹新,千股跌停的股灾到底有多惨,确实无法形容,只能说惨不忍睹,资产大幅缩水,股市怀疑人生。
最好你去亲身体验一下,不然听说的也没有啥感觉
1.千股跌停,A股一共3000多只股票吧,就有1/3的股票都是跌停的,光跌停的就这么多,那其他的股票会怎么样,跌五六七八点的数不胜数,涨幅榜上只有几十位是红色的,其他的都是绿色,很是环保
2.只要是在里面的,就是每天的本金在缩水,听好啊,是本金。因为不是一天的千股跌停,熔断机制根本没什么鸟用,只是暂缓下跌的时间,速度上、空间上根本无用,该跌的还是要照样跌,今天跌和明天跌,晚一天没什么意义
3.既然是股灾,那基本上就是从连续千股跌停开始,没有多少人能跑出来,所以只要在里面的,都得被扒一层皮,被套50%算好的,70%、80%也都有的。更有甚者,变ST、退市都是有可能的,这些钱可能就没了
从2015年到2020年是整5年的时间,这期间有多少中产被灭了......
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心中已是满身鸡皮疙瘩,那年的熔断至今历历在目,那个惨烈啊!正常的人们都无法用平常的语言去形容,多少人因此而远离了股市,不再回来!那一场股灾,其实完完全全可以定义为一场“人祸”,不成熟的机制强推的恶果,市场用秒停回击他们一个大大的嘴巴,但最后买单的却是亿万股民白花花的真金白银!
第一天开盘后一路狂跌,虽触及了第一次熔断,懵懵懂懂中还有一点点抵抗,至少上午还有一点交易,三千个股虽趴下了,但跌停的约莫近千家吧,下午大盘直接触及第二次熔断,交易时间没到,提前约一个小时收工。几千只个股瞬间封住跌停!当然再无交易。
第二天,交易量明显扩大,盘中稍有反抽,但上一日的恐惧已吓坏了众股民,夺路而逃者蜂蛹而来,大盘一路倾斜,当日又几百个股封住跌停!唯一欣慰是交易时间没打折扣,耗到三点准时收盘。
第三天,刻骨铭心,也是几十年来唯一一次吧,9.30开盘,约十几分钟后触及第一次熔断,约30%个股跌幅7、8个点,然后就是一下子冷静期,时间一到,继续猛烈大跌,大盘再次熔断,几千个股跌停!总开盘交易时间约一小时,当日市场一片哀嚎!亿万股民泪流满面!
当晚发布紧急通告,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自此以后再无熔断,随后不久,肖先生离开了,至今也没见他具体在哪个部门任职,但那份熔断的惨烈,已经钉在了耻辱板上,激励着后来人,尊重规律别胡来!
美股会不会第六次熔断
会。美国的疫情才刚进入爆发期,冰山一角逐步显露出来。随着疫情的迅速扩张,采取封城的城市越来越多,美国大部分老百姓是没有存款的,一旦他们失去收入,一些城市很可能陷入混乱。在外围,欧洲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疫情下的震中,欧洲和美国之间的产业链可能接近断裂,因此美股再次熔断会是必然。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不难发现,前几次熔断时间相隔都比较长,后几次熔断时间相隔都比较近,好像成了一种习惯……
熔断,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熔断机制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剧烈时,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抑制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同时在熔断期间方便交易所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市场风险。
特朗普刚开始不重视疫情,只是一味的刺激市场,以为只要股市拉升,就能冲淡疫情带来的阴霾。
在疫情面前,第一步应该是控制疫情,第二步是恢复生产,第三步才能够刺激市场,拉升股市。
可是特朗普本末倒置,把刺激市场放到第一位,把股市拉升看成重中之重……其实也能想到他内心的变化,自从他上任后,最自以为傲的就是是股市的业绩,最高升的时候曾经拉升到将近三万点……
可是由于疫情,股市一度下跌,特朗普本人天天心碎,天天对着媒体呐喊:疫情不重要,总会过去的,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流感,我们没必要那么担心,让美国更加强大,让股市更加强大。
迷茫而又痛苦的特朗普选错了方向,最近特朗普已经认识到错误,改口开始重视疫情,可是还是晚了几步……
所以熔断断可能会有八次,这样特朗普才会知道什么叫做“八熔八耻”。
3月18日,美股又熔断了,历史上第五次,前四次分别是1997年10月27日,2020年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
道指如今只剩20000点不到了,仅这几天就把特没谱上任几年来的全部涨幅给还回去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不知道再过几天,是不是我的资产就赶上巴菲特了 。
“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的延长了。”——索罗斯这句话放到这里十分应景了。
美股现在已经到了不熔断都没法上热搜的地步了,从打破历史变成家常便饭了。想必华尔街也是想开了,反正都创造历史了,不在乎多来几次了,再凑个三次,就可以体会到“八熔八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冷静期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冷静期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