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世界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世界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你们都看过哪些?还记得你们买小人书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吗

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你们都看过哪些?还记得你们买小人书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吗

至今记得买的第一本小人书是“柳茂青参军”,那一年,我才六岁。

买的最后一本小人书是辽美版的陈真传,那一年, 我十五岁。也是从此以后,开始买各种期刊和小说了。

这十年间,攒了两大木箱子的小人书,成套的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岳传和杨家将,以及兴唐传和说唐等等。

那时候,家境贫穷,我这些小人书都是嘴省肚挪,一点点攒出来的。逢上假期,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捡废品,卖上一两毛钱,就够买一本自己心仪的小人书了。

这些小人书,就是我童少年时代最好的启蒙读物。那些天南海北、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那些名士侠客,红颜美人,将相宁有种乎的慷慨豪情,都是这些墨色青青的小人书,一点点深入到我稚嫩的心灵。让我,懂得了爱,明白了善,知道了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提起连环画,把我的思绪一把拉回到了儿时。小时候我对连环画是情有独钟,十分的热爱。新华书店是我每个星期天必去的地方。

整个小学时期,我几乎把各个成套的都买齐了。比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隋唐演义》,《水浒》,《瓦岗寨》,《西游记》等等。确实很多很多。可惜我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我娘和我姨当破烂给卖了。满满的三麻袋,真是满满的泪。那是我小时候的心血。现在想起来更痛,因为如果留到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想想这连环画怎样来的?那真是一分一分的攒,偷着卖一个鸡蛋五分钱,那时候一本连环画基本上两毛以下,一个星期不大好攒。

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新华书店的小人书打折,有时候才半价。逮住这机会基本上把中意的连环画都能买到手。那一天就是多多益善。

现在已经中年的我,对连环画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有机会也可能买几本旧的,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对连环画痴迷,爱不释手的感觉了。

买过那些小人书?没法子回应你,家里现在大约有四千到五千本(套)小人书吧,一直没清点过,个人专用书房放着。一起的还有约万本各类型的小说和厨艺资料,本人是厨师。(最讽刺的是,老婆和女儿对书本一丁点兴趣也没有😅)

要问小人书怎样来的,绝大部份是用钱买回,还有到收购站按废纸价收购的,也有绝少是借的(没有归回😇😇😇)

满大街的捡废品,铁丝头,废纸壳,玻璃瓶子,连划拉家里的破烂去废品收购点卖,如果不够再央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赞助点,卖到了像宝贝似的揣在怀里。同学之间相互的换着看,有好几次因为贪看,没有完成作业,被家长打,在学校被老师罚多写了几遍,还罚补课,那时候补课老师是不要钱的,都是放学后给补,現在都是美好的回忆。😜😝🤪😂😃😛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小人书,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六一儿童节,学校在铁路俱乐部举办各种游艺活动,我一头扎在小人书阅览区。可惜活动时间有限,没看全,没看够。后来,爸爸也常常从单位工会给我借阅小人书。其中,《三千里江山》至今还有印象。书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故事,很有人情味。那时,每天晚上和小人书相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初一时,在外地住宿。同学们也喜欢传阅一些小人书。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千里寻弟》,书中的故事很感人,许多同学边看边流泪。初三时同学开始传阅"大书"了,比如《啼笑因缘》、《秋海棠》之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世界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