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最大数据库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最大数据库是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历史资源数据库有哪些
1.1990年,中国人均耕地1.4亩,草场4.3亩,林地1.8亩,农林牧用地7.6亩。
1990年,世界人均耕地5.5亩,草场11.4亩,
林地15.5亩,农林牧用地32亩。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森林覆盖率为8.6%,1988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2.98%。
3.1985年,中国化肥施用量(养分计)为1775.8万吨,人均消费量15.9公斤,世界人均消费量26.6公斤,中国仅比印度人均消费量高,印度人均消费量是11.2公斤。同期,人均化肥消费量,前苏联是91.5公斤,美国是74.5公斤。
4.1949年,中国只能生产氮肥,按养分计年产仅0.6万吨,1976年后发展速度加快,到1987年总产量达1703万吨。
5.中国从宋代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到20世纪60年代,近900年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100-250公斤。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加上政策红利,良种推广,目前,中国粮食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
6.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中国绿肥种植面积为2600万亩,1976年绿肥面积约为2亿亩,以后绿肥面积下降了。
7.二战期间,中国是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从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3日,进行了长达I4年的抗日战争。
据日本资料统计,中国战场共毙伤日军133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而据中国资料统计,中国战场共毙伤日军180万,占日军伤亡总数的70%。
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4000万,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军民伤亡最多的,经济损失最大的,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
中国人物史料非常丰富,除总传、别传(含年谱)、杂传等正体传记外,举凡正史、别史、方志、谱牒、表册、金石、目录及集部文献中,都有大量人物史料。鉴于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源分散于各种资源之中,搜检不易,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结合双方的优势,推出了《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数据库》(以下简称“传记数据库”),并被列为首批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项目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内容以人物为节点,以时间、地域为坐标,以人物传记原始文献为主要内容,以人物小传为补充,辅以时代转换、诗文反查、康熙字典等工具,具备对人物、时代、地域、诗文、小传、文献的检索,以及繁简体输入、古今地名对照和个人数据管理等其他功能。
吸收历代整理成果,整合传记核心资源
人物库的文献来源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主,整合了我社几十年来对历代人物传记资源的持续整理形成的核心资源,吸收近现代以来历代人物传记资料的索引整理和数字化成果(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的人物传记引得、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人物传记知识服务系统)。
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全面,人物数量众多
本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收录中国历代人物传记史料全面、人物数量众多的专题数据库,截至2018年3月,人物数量为881,413人,文献数量为7,799种,图片数量为3,743,565张,图片大小为2.79TB。资源内容涵盖正史、别XING史、地方志、总传、别传、文集、年谱、家谱、日记、手札、表册、名录、金石碑传等各个方面。
以历史人物为坐标,整合多维度传记资源
以人物为坐标,整合正史、别史、总传、杂传、年谱、家谱、表册、谱牒、方志、金石等中,有关该人物的传记资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最大数据库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最大数据库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