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关于姓王的历史诗人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姓王的历史诗人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古代姓王的诗人有哪些古代姓王的诗人有哪些
关于姓王的诗人有:
1.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2.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3.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王粲、王籍、王昭君
东晋:王献之、王徽之
唐: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勃、王建、王翰、王湾、王绩、王贞白、王仁裕、王广津、
宋:王观、王安石、王氏、王禹偁、王晋卿、王清惠(女)、王拱寿、王自中、王维桢
元:王冕
明:王慎中、
清:王文治、王士祯、王铎,王忠孝、王一亭、王岩叟、王顼龄
古代姓王的诗人有哪
1、王维:这是一位享誉甚隆的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三大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因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后人称为“诗佛”。
王维的诗语言空灵,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既有音乐美,又有绘画美,因此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3、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4、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王昌龄,王维,王之涣
王昌龄:唐代诗歌另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在七绝领域,能和王昌龄一较高下的人不多,盛唐时期七绝共四百七十二首
唐代诗人中有多少姓王的诗人
要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说出答案,只能说唐代诗人中姓王的有: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王建、王勃、王湾。这可是我翻《唐诗三百首》查出来的!
唐代有哪些王姓诗人
1、王维:这是一位享誉甚隆的诗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盛唐三大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二人共同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因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后人称为 “诗佛”。
王维的诗语言空灵,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既有音乐美,又有绘画美,因此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由于其开创了唐代诗歌中最著名的流派之一——山水田园诗派,同时,个人的五言诗和山水诗都达到了唐代最高成就,因此,排名王姓诗人第一当之无愧。
2、王昌龄:唐代诗歌另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以七绝见长,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在七绝领域,能和王昌龄一较高下的人不多,盛唐时期七绝共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可见,王昌龄对七绝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王勃:最令人惋惜的王姓诗人,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以五言诗见长,代表了初唐时期最高的唐诗成就。由于其英年早逝,以及初唐时期唐诗的发展不够成熟,所以为后世留下的诗歌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样流传千古的作品,当然,他的一篇《滕王阁序》不知迷倒了天下多少人,若论文章华丽与大气,《滕王阁序》应稳居第一。
4、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岑参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他为后世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知名度无论在唐代还是在现代,都是极高的,相信不少人上小学前就会他的《登鹳雀楼》、《凉州词》这样经典的唐诗了吧。
在唐代,他的地位究竟有多高,通过一个故事你就能了解了,故事的名字叫做“旗亭画壁”。如果没听过这个故事,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5、王翰: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与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等人交好,杜甫曾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虽然知名度相比前几位要逊色一些,流传于后世的诗作也仅14首,但其代表作《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也是传唱千古的佳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姓王的历史诗人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姓王的历史诗人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