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有关春节习俗的答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有关春节习俗的答题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春节给老人拜年,你们那有磕头的习俗吗
谢谢你的邀请。我们这里过去有春节给老人和长辈瞌头拜年的习俗,过年给老人、长辈磕头,是晚辈给长辈贺新年的一种传统礼节,尤其是过年第一天,儿孙给长辈、父母磕头,是发自内心的感恩父母和长辈,这是代表孝道的传统礼节。过年给老人、长辈磕头拜年是对老人的尊敬和新的一年里子孙对老人的孝顺,所以过年要磕头拜年!而老人长辈们也乐意让子孙们给他们瞌头拜年,他们(她们)往往提前都准备好了压岁钱,装在红纸包包里,待儿孙们瞌头时,就把代表喜庆祝福的红包发给儿孙们。儿孙们收到老人和长辈的红包,不管多少也都特别高兴。毕竟是忙活一年了,亲人们团聚在一起不容易,瞌头拜年热闹热闹也是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但是近些年,对于磕头拜年似乎颇有争议。有人说磕头拜年是封建礼俗,到了现代文明社会,应该废除了。其实磕头是中华民族感恩的最高礼节,为父母、长辈磕头只是感恩他们的一种方式而已。也可以此来教育子孙为人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的祖籍是河南濮阳,父母均生长于中原大地最朴实,最基层的农村。受传统的影响,父母的老家都是有过年向长辈磕头的习惯的。自幼听父母讲,每年大年初一一早,村民都要外出串门,到各家去拜年,见到长辈是一定要磕头的。而各家族的长辈,都要早早起来,准备迎接各家晚辈的登门,接受磕头跪拜。因为这个习惯,初一一般人们都不穿新衣服,只因下跪磕头会把衣服弄脏。
父母年轻时远走他乡,在内蒙古西部定居,我就出生在内蒙古,在父母给的教育里还有中原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但已经没有要求子女过年跪拜的习俗。幼年时,偶尔过年给父母磕一个头,也是为了一个形式或者讨要压岁钱。
直到我有了孩子,父母承担了为我照顾孩子的重担,在他们无私的呵护下,我的两个女儿都健康成长。而父母也渐渐衰老了。
从大女儿二岁起,每年过年我都带着她向父母磕头。几年后,二女儿也来了,在她二岁后,也加入了每年过年向爷爷奶奶的磕头。
我从来不抵触用磕头的方式向长辈表达敬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或者说东方民族特有的文化,越是到现代社会,越是需要向传统文化去学习,让文化不止停留在书面上,更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
快过年了,回家给操劳一年的父母磕个头吧!
磕头看各地风俗吧。有的地方严一些,比如老家农村,我是看见几十岁的人还磕头的,有的大家族一排排人一起磕。
武汉这边一般不兴这个,但如果孙子辈(这里指幼儿园的小朋友)给爷爷奶奶拜年,大家喜欢叫他们磕头,多数是逗乐形式。基本都是大人教过了的,一双双大眼睛就盯爷爷,奶奶手里的大红包。嘴里嘟嘟说一些老人合不拢嘴拜年祝福语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是辞旧迎新的开始。从初一开始就是亲戚六眷走动拜年,拜年一般长辈都会给红包给小孩子,一是喜庆,二也是老人对孩子的一份祝福。
春节给老人拜年过去和现在有很大不同。以我山东淄博老家为例:
一,先说解放前,那时候过年给老人拜年,只要是上辈不论年龄大小,睌辈都要去拜年,而且见面磕头是硬性规定,这是拜年必须尊守的礼仪。如果拜年不磕头,被视为对老人(长辈)不敬,那会被人嗤笑的。
二,再说解放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过年差不多还延续着过去磕头的年俗,七十年代后有了很大改进,拜年磕头的越来越少了,现在基本沒有了。现在拜年,孩子给老人拜年,到老人面前问一声爷爷过年好!奶奶过年好!就行了,现在让孩子磕头,也只是大人逗孩子开心罢了,己不在于讲究原来的礼仪。大人给上辈拜年,除了问好外,再问问老人的身体或生活情况,以示关心。
可见年俗也是与时俱进不断移风易俗的,对老人关心也未必非搬用"磕头”的老礼,你说对不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有关春节习俗的答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有关春节习俗的答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