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拜泉县三道镇的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拜泉县三道镇的历史人物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齐齐哈尔常住人口
齐齐哈尔常住人口有512.5万, 所管辖七区九县,我家住在素有中国野生梅花鹿之乡的拜泉县,这里美丽富饶,地富民丰,人口总数约54万,行政区划,拜泉县辖7个镇、9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上升乡、兴华乡、大众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
战争史上,哪些战役的结果,是让人最意想不到的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组织了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志愿军第十五军两个连防守的面积为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火力准备,随即由美军第7师第31团向高地发起冲锋。
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们出发前,他们的团长摩西上校告诉他们:对面的共军只有两个连,两个连!孩子们,在美军世界第一,无坚不摧的炮火支援下,你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平A,懂吗?
三天后……
31团伤亡率近50%,鹰酱的孩子们尸横遍野,不得不换成32团继续上。
又过了四天……
32团也被打爆,不得不换成炮灰――大韩民国第二师,然后……“联合国军”不甘心失败而陆续投入兵力,与志愿军反复争夺两个高地,志愿军同步增加兵力,两军展开拉锯战,“联合国军”的炮弹壳在后方堆成了山。
32团也被打爆,不得不换成炮灰――大韩民国第二师,然后……“联合国军”不甘心失败而陆续投入兵力,与志愿军反复争夺两个高地,志愿军同步增加兵力,两军展开拉锯战,“联合国军”的炮弹壳在后方堆成了山。
原本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宣称以200人的代价一天时间就可以占领该高地,结果在围绕这两个高地的43天的作战中,“联合国军”共投入兵力逾6万人,消耗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航空炸弹,所投射的火力强度远远超过二战任何一场战役。
“联合国军”不计代价的火力投射(范弗里特弹药量),导致两个高地所有凸出部分完全被炸平,所有植被炸光,土石炸松两米。然而,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充分发挥了坑道作战的战术战法,白天进坑道,晚上夺回阵地,歼灭敌人,并利用坑道不断冷枪冷炮消灭阵地表面的敌军,“联合国军”损失惨重,仅在两个高地的伤亡就达8000人,合计先后伤亡达2.5万人,参战部队伤亡率达到惊人的40%,并损失了40辆坦克,61门大炮,上百架飞机。
在暗无天日的坑道里,志愿军将士没有吃的,也没有水喝,更缺少药品和弹药,但啃着咸萝卜,喝着石头缝里渗下来的雨水,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打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让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及其帮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战役中,“联合国军”59次攻入志愿军阵地,却59次被击退,到11月25日,只占领了几百平方米的志愿军阵地,最终因伤亡损失过大,不得不停止进攻,并全面暂停了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
这两个高地所在山峰的名字叫做上甘岭。
下面这段《我的祖国》歌词,您肯定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哼出来的: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和平宝贵,来之不易,祖国今天的繁荣稳定,建立在千千万万人流血牺牲的基础上。谨向为了祖国人民幸福英勇奋战,无畏捐躯的英雄们致敬!
在战争中,“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一个很疯狂的想法,或许除了粟裕之外,很少人会把这一想法当作战机,这正是粟裕大将的过人之处,敢打他人不敢打之仗,从不放过敌人露出的一丝破绽,哪怕这个破绽持续时间很短,粟裕都会谋而后动、创造战机、抓住战机,所取得的战果往往出乎与他人之预料。
1947年5月初,国民党第1兵团20万大军在“中原王”汤恩伯的指挥下,发起了对我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当粟裕、陈毅等率领的华野以逸待劳向东移后,汤恩伯继续乘机前进,相继侵占了莱芜、蒙阴等地,而第1兵团辖下的桂系钟纪的第7军和张光玮的第48师为抢头功,便贸然北进沂水城,而且推进速度极快,已经形成孤立深入之势,为此粟裕原计划首歼桂系这两支部队。
这时,粟裕从情报得知汤恩伯兵团的大致部署,即以张灵甫整编74师为主要中心突击力量,以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天霞83师掩护张灵甫左右翼;以65师掩护黄百韬25师侧翼;以桂系第7军和48师掩护李天霞83师侧翼,一举攻占坦埠华野指挥中心。与此同时,王敬之兵团整编第5军和欧震兵团的整编第11师等部已经由莱芜、新泰向坦埠方向东进,蒋介石投入山东战场的总兵力达到了45万。汤恩伯的作战计划是采取“中心开花”突破,在两翼和后续兵团的掩护下、以黄百道第25师协助张灵甫整编74师担任中路突进,对山东华野采取中央突破战术,企图将华野压缩至胶东一带或赶过黄河。
粟裕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汤恩伯已经开始的全线进攻已经露出了破绽,第1兵团最中间位置的张灵甫74师经过孟良崮脱离了25师和83师的左右掩护,已经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而自从经过莱芜战役损失李仙洲兵团六万大军之后,国民党行动极为谨慎,一打就缩,围歼战机难以捕捉。为此,粟裕决定放弃原先首歼桂系第7军和48师计划,针锋相对以“反突破应对汤恩伯的中心突破”战术,迅速集结五个纵队来个“猛虎掏心”,切断中路突进的国民党王牌张灵甫整编74师与第1兵团间的联系,再给与围歼。
粟裕大胆提出的“以中央突破对付国民党的中央突破”战术,曾在1946年底指挥的宿北战役中面对国民党四路大军的压境,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突出部的戴之奇的69师取得巨大的成功,开创了我军的先例战术。此次围歼张灵甫74师粟裕敢于再次使用此战术,主要是因为汤恩伯掩护大部队与74师之势相距一至两日的行程,除了左右两翼的25师和83师距离比较近,而华野有9个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在局部对孤军深入的74师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而且张灵甫自从进入中原后一路势如破竹而异常骄横,与友军矛盾较深支援不会很积极。因此,粟裕果断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来个“虎口拔牙”,以五个纵队担任主攻一举围歼张灵甫74师。
1947年5月16日,历时三天的孟良崮战役圆满结束,张灵甫74师3.2万人在国民党40万大军的掩护下遭致全歼,张灵甫本人也被击毙,粟裕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夹缝”敢打他人不敢打之仗,开创了我军在敌人重兵集中下割歼强敌的战例,也是战争指挥艺术上的重大突破。孟良崮战役后,毛主席任命粟裕任中原野战军司令,以便让其放手统一指挥刘邓及华东两大主力部队,粟裕果然不负众望,豫东战役再次“虎口拔牙”轻取开封、再歼援敌,再次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的歼敌记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拜泉县三道镇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拜泉县三道镇的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