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事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事迹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秀丽,用简短的语言,为您讲述一段历史辛密。

    中国历史人物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有很多奇人异事,只是大多数已经不多见。细数之后,有三个人来历非常神秘,无论是学识还是寿命,都达到了“非人”的地步。据传,其中一人可能至今都还活着。

    张三丰

    第一个,张三丰,武当派始祖、太极拳创始人。不但武学造诣极高,而且还是龙行书法的开山鼻祖,可谓是文武双全。根据史料记载,他的已知事迹就已经横跨了400多年,跟多人更是觉得,他活了700多岁。

    徐福

    第二个,徐福,秦始皇时期的炼气士。奉秦始皇之名,东渡蓬莱仙岛,寻找长生药。但是由于未能完成任务,不愿意再回国复命,所以扎根异地。传闻日本把他奉为第一代神武天皇,地位非常之高。

    老子

    第三个,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很多学生都声名远播,自身更是神秘无比。虽然史书记载说他只存货了100岁左右。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他其实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清之一——太上老君,至今仍存活在中国人心中。你绝的还有比他们更神秘的中国人吗?欢迎关注并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在历史的长河中,奇人异士很多。不过,她奇的有些离谱。她本是一个孤女,十二三岁便卖给一个银匠为妻,十四五岁时,这个银匠又把她卖给三皇子的下属。这人把她推荐给了三皇子,不料,才过了几个月,又被老皇帝发现赶出宫。这一出宫就是十四五年。阴差阳错,三皇子的两个哥哥被废,三皇子却当上了皇帝。她虽然被接入宫中,但是皇后、贵妃一大把。她连个名分也没有,尽管她出身低贱,后来却当上了皇后。

    皇帝去世之后,皇子还小,她临朝称制。哪些久经官场的大臣,谁会把她这个被买来的小宫女放在眼里。可是,她却用霹雳手段掌握了朝政,这一称制就是11年,把国家大事处理得妥妥当当,连哪些学富五车的大臣都服服帖帖。她就是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的皇后刘娥。

    你或许说,吕后、武则天、慈禧都是临朝称制,这有什么奇?我说,这三位和刘娥无法比。论身世,吕后是汉高祖结发夫妻,打天下时患难与共;武则天在唐高宗在世时已被称为二圣,在朝臣中有极高威望;慈禧是母以子贵夺取政权。而刘娥,既无显赫家世,又无儿子,连个娘家人都没有。

    论结局,吕后刚死,吕氏一门被斩;武则天是被逼下台,慈禧死后,江山也就完了。而刘娥,死的时候身上还穿着龙袍,死后政权平稳交结,留下了宋仁宗的太平盛世。

    刘娥弥留之际,不时地用手去扯身上的衣服,站立在她身旁的,养子宋仁宗赵祯,不知道她什么用意,就问身旁的大臣。大臣回答说,太后的意思是,她穿着天子的龙袍,在地下见到先皇不好说话,请陛下给她换上皇后的服装吧。赵祯听后恍然大悟,立即令宫女为刘太后换上了皇后的服装。

    刘娥,由一个卖唱女,被卖到宫中,在没有子女没有显赫身世的情况下,被立为皇后,这在历史上本来就不多见。而她能临朝称制11年,把国家大事办理得井井有条,在临终时还能平稳过渡,穿上龙袍行使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 华夏历史

    皇帝权力,而不称帝,这在几千年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1,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

    神秘莫测,其弟子苏秦张仪纵横联合,孙膑庞涓斗智斗勇,李斯韩非子治国理政,,都是当时名震天下、叱咤风云、能兴国灭国的狠角色,都出自鬼谷门下,可见老先生是当时自成一派,独绝天下的一个大宗师,不但可以与儒墨道兵名等诸子百家的开山祖师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2,大唐帝国,李淳风。

    数学家,占卜学家,天文学家。和他老师袁天罡的《推背图》,可以说是道破天机,难道真的一切都是天意??难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宇宙万物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电脑程序自动运行??否则,为何历史发展的轨迹都和书中预言符合??那这个自动运行程序是谁编写的??李淳风又是如何洞察田鸡的???历代解说纷纭,似懂非懂的传世奇书,或许包藏着宇宙的秘密!

    3,大唐帝国,风尘三侠。

    李靖李药师,虬髯客,红拂女,一个神奇组合!大唐帝国的统帅,帝国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海外的剑客,绝世武功,神龙见首不见尾;帝国的女侠,天神气质,惊世美颜,绝世武功,更兼奇人奇事,三侠剑绝世传奇!

    4,汉初三杰。

    张良,雇力士锤击秦始皇,这胆量包天了,谁有?!桥下奇遇黄石公,得兵书,这天上掉馅饼的事,谁能遇上?!运城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元勋,这么胆大的事好的事都让他一人碰上了。韩信,温饱都不能自己解决,甘受胯下之辱,到处碰壁,身材形态弱不禁风如一个弱女子,从没上过学,竟然能突然开挂,在楚汉争霸的传奇时代,统帅多多益善的百万雄狮,终结西楚霸王,成就了汉高祖的大汉帝国辉煌基业,成就不世功名!萧何,月下追韩信,堪称慧眼识珠,治国理政,安居乐业,安民兴邦,一个总理首相的典范楷模,后勤保障的大总管,没有他的井井有条的经营根据地和大后方,刘邦不可能成为打不死的小强,屡次三番起死回生,最终三杰齐心合力,打造大汉帝国的美丽神话!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能人异士层出不穷,我更佩服的是他们鲜明的个性,即使才华横溢名声在外,即使有朝廷的诏令,他们依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美名。

    许由

    作为许姓始祖,许由也无疑是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据说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称他为“三代宗师”。

    尧帝86岁时(前2287),深感衰老,儿子丹朱不肖,不愿因爱子而误天下。他知道许由清高大志,便派人求贤,欲禅让帝位。许由说:“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禄位;纵情游闲,以求安然无惧,非贪天下”。尧得知许由不会轻移其志,便亲自登门拜访。许由仍推辞说:“我年纪大了,需求不多,还是当个臣民吧!”于是连夜逃往箕山颖水旁,农耕而食。

    尧得知许由去处后,又派人请他做九州长。他听后更是烦恼,匆忙到颖水边掏水洗耳,然后隐居深山之中,终身不为名利,死后葬于箕山之巅。

    始祖许由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君年老,欲立三子叔齐继承王位,乃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不尊父命为由,遂逃出孤竹国;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

    出逃的路上,二人又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都听说西伯昌有德、善养老人,所以二人决定一起过去考察一下。快到西岐边境,听说西伯已经逝去,武王正兴兵伐纣,二人就朝着周兵来临的方向迎了上去。不久,夷齐就在孟津这个地方拦着周武王的马头、扣住他的马缰绳大声地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此时,武王手下欲对夷齐非礼动武,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 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

    等他们再次出山时都80多岁,须发皆白。传说张良年轻时曾得到黄石公(夏黄公崔广)的指点。张良在圯桥替黄石公“三次进履”,得黄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也才有了后来的张良。刘邦更是久闻“商山四皓”大名,曾请他们为官却被拒绝。他们只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商山四皓”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竹林七贤”

    “竹溪六逸”

    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世人仰慕他们,尽管总是觉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们有着隐士与逸民的心理特征,性之所至,高风绝尘。他们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骜不驯,放旷不羁,柴门蓬户,兰蕙参差,妙辩玄宗,尤精庄老,那是一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竹溪六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事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事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