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关于广东的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关于广东的历史人物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提到河北,都想到哪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呢
提到河北,都想到哪些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呢
我的家乡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我认为我的邢台老乡郭守敬可绝对有资格作为河北的代表。郭守敬修订的《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科技高峰之一。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1],曾任太史令,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代表作《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元朝初年沿用过去金国的《重修大明历》。这个历法是公元1180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修正颁行的。行用了几十年后,误差积累已经相当严重,所以发生了好几次预推与实际现象不符的事。再一次重新修改是迫切需要的了。
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大都,并且采纳已死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决定修订历法,颁行元朝自己的历法。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天文学者,修订历法。郭守敬就由王恂的推荐,参加修历,奉命制造仪器,进行实际观测。从此,在郭守敬的科学活动史上又揭开了新的一章,他在天文学领域里发挥了高度的才能。
为了修订历法,朝廷修建了观星台,并且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学实际测量的工作,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天文测量,并且在南宋《成天历》的基础上,郭守敬等杰出的科学家终于克服了修订历法中的种种困难,非常成功的精确制订完成了《授时历》这部历法。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除此之外,郭守敬还制作了众多的有关仪器,但为当时的交通和水利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
为表彰郭守敬在科学方面的成就,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堪称一代科学巨匠,用一系列卓越的成就为家乡河北增光添彩。
常山赵子龙,三国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号不详,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成为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沉重寡言。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经济开始复苏。 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显德六年,商议攻取幽州时候病倒。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于庆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广东的历史人物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广东的历史人物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