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故事的优秀手抄报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故事的优秀手抄报内容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戚继光手抄报内容戚继光手抄报内容
戚继光是一位抗倭英雄,他出生于山东蓬莱。17岁袭父职任官,25岁任都指挥佥事,27岁被调往江浙闽一带抗倭。39岁奉昭北调蓟州,56岁被调往广东,第二年请退,回归故里蓬莱。他在抗击倭寇战争中,历10余年,大小80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他的一生金戈铁马、转战南北,为中国的抗倭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
1.戚继光手抄报的内容是介绍戚继光事迹的。
2.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年轻时曾与武则天有过一番交手,后来他投入明朝,成为镇守边疆的将领,他在边疆守卫中战胜多次入侵的敌人,战功赫赫,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
手抄报内容多为他在边疆战斗中的英勇事迹,以此来鼓舞人心,激励人们爱国为民。
3.戚继光手抄报内容多为民间所造,它并不是正式的历史书籍,但它却传承了戚继光的一生,成为了明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人们常用手抄报的形式来纪念戚继光的英勇事迹,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12.9不能忘却的历史手抄报内容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士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历史故事手抄报内容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开国皇帝。
姓秦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出 秦始皇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的优秀手抄报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的优秀手抄报内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