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精心准备一个历史故事英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精心准备一个历史故事英文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是历史重要还是英语重要
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共学了13年英语。
为了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必须要学,而且考试分数要够。
本科要毕业(我是中文专业),英语必须过CET四级;硕士研究生(我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方向)要毕业,英语必须过CET六级。为了毕业,为了拿到学位,过了四级和六级。
英语对于我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考试,是升学的工具,是毕业的条件之一。
学习英语,除了增加了我的负担,没感觉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啥用处。
我相信有这种体会和感觉的绝不止我一个。我还算比较幸运的,英语没有成为我升学和毕业的障碍;有多少人专业很好,但因为英语不好,影响录取的。
陈丹青先生讲过他的招生经历,他在清华教学时候,三年没有招到一个研究生。看好的专业非常好的学生,英语过不了;英语过关的,专业又不行。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英语作为三大主课,高考无法回避;研究生考试中,英语是必考科目,英语不过关,专业再好也免谈。不管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英语必须达标,不管学的是哪个专业,不管专业水平怎么样,英语不达标,毕不了业。这就是现在英语的地位。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地位如此高的英语,一旦毕业后,又多少人会用到呢?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可以自问。
历史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承。历史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过的历程。其中有过往的经验,可供后人借鉴;其中有过往的教训,可供后人警惕自省;其中有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可供后人学习,提升国人修养,提升国人文化底蕴;其中有这个民族厚重的共同记忆,让我们沉浸与热爱。
读史使人明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事实如此。李世民以史为鉴;司马光耗时19年,修成《资治通鉴》,就是为了编写一部帝王教科书。
+++博览群书,但他读得最勤,读得最多的是史书。《二十四史》读了很多遍,《资治通鉴》据说读了17遍,一部书都翻烂了。
+++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从历史中吸取了自己需要的营养。
金庸当年,一边写武侠,一边写社评。金庸的武侠写得极好,他的社评同样非常出色。他的社评在预测事情走势的时候,每每言中,原因就是因为金庸饱读史书,过往的历史事件给他提供了对事情走势预测的根据。
读史使人爱国。近些年,有些人发表了一些不爱国的言论,看不起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的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历史了解的太少了,传统文化底蕴太差了。
在这些人的脑子里,不了解华夏历史的积淀,不懂得华夏文化的魅力,不明白自己所处的国家和民族是多么的伟大和强大。
因为不了解这些,所以容易被别的文化或一些肤浅的说法所同化,从而说出一些可笑的话,做出一些可笑的事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教育的缺失。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历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重要性远不是英语可比的。
作为基础教育,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设立的理由。历史课当然重要,而英语应该对标汉语,个人以为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重要得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汉语言文字的底子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对于以中原文化为正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在知识教育中,我认为学习历史比学习英语更重要。
英语对中国而言毕竟是一门外语,只不过英语因为早期时候的殖民扩张而遍布世界,成为流行于全球的语种。那么,英语在中国仅仅只是充当中国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一种语言交流手段,也是个人走向国际的必学语种。然而,相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学习历史,尤其是本国家民族的历史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一个国家的历史,是这个国家存在于世界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继往开来的基石。没有历史的民族和国家,就像断了根没了魂一样,不知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这好比当初人类不知道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把一切归结为造物主,归结为神。这在当今科学理性的时代,不免显得有些荒谬。同样的,没有历史或不知道历史的国家,是悲哀的,是迷茫的,也是令人恐惧的。
其次,知道过去,了解历史,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的基本义务。没有接受国家历史知识学习和教育的人,缺乏家国情怀,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忘记祖宗,忘记家族,忘记国家,甚至有可能成为民族败类、国家奸贼。因此,学习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此外,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增长个人的智慧,增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塑造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此,综合起来,我认为接受历史教育比英语更加重要。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历史远比英语重要。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历史除了提供一点谈资,展现一点风雅,对现实世界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历史学家不会进行心脏移植,设计高铁,也不会逮捕罪犯,历史的功能在哪里?而英语作为常用的语言工具,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远比历史重要,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历史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研究的成果没有那么具体,有时也没有那么直接。而英语只是一个语言工具,在各种翻译软件和翻译器不断发展的今天,工具并不是不能替代的。
首先,历史为我们个体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行为都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充分了解人与社会的运作的所有规律,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现在的数据可能完全不够用。现在国家处于和平状态,而且和平的时间很久了,如果发生战争,那我们如何决策?如果我们对历史不够了解,我们如何能理解天才、技术创新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个人来说,我们在面临困境和时候,不也是从有相似经历的历史人物中找到信念的支撑?因此,历史就是我们当前个体和社会集体的共同实验室,无论多么不完美,历史的数据必须作为我们现实生活的最重要的数据支撑。
其次,有了这个庞大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查找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过去造就了现在,现在造就了未来。任何时候我们只要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是中美贸易战,中印贸易摩擦,欧洲难民危机这些国际大事,还是我们关心的猪肉价格、疫情影响、洪涝灾害,我们都能在历史中找出许多有类似特征的数据信息,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在历史中验证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只有通过多个相同历史数据的研究,我们才能想办法找出深层次的规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给我们所有人提供了公民身份认知和民族认同。小的方面是家族史,研究我们家族的家族史,或者叫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家族的发展过程,甚至可以与更大的朝代的历史变迁进行互相确认,这是我们小家族和大社会的根基,无论去了哪里,走了多远,家族认同不会变,认祖归宗的心不会变。大的方面是民族史、国家发展史和世界历史,这些历史提供了整个民族和国家如何形成的证据,通过各种民族历史故事,明白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我们才会对民族价值观有了理解,才会对中华民族有了忠诚度,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历史,没有历史认同感,就如同人没有了灵魂,反面例子可以看看印度,历史成了自嗨,看看土耳其,不知道自己哪里来哪里去,生搬硬套,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精心准备一个历史故事英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精心准备一个历史故事英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