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道最仁义的皇帝都有哪些?
刘邦被当作悲剧英雄项羽的对立面,被视同无赖小人,甚至被说成是厚脸皮、黑心黑的代表人物。我认为,这是中国人非理性的“妇人之仁”泛道德评判的一种结果。
这样的“刘邦”,是被抹黑、扭曲、丑化了的刘邦,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邦。真实的刘邦,是富有孝心、爱心、人性的宽厚之人。他由于出身寒微,文化修养有限,身上有不少毛病。
但是,他知错能改,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知人善任。可贵的是,做了皇帝之后,他仍然能保持平民的本色:战场上,身先士卒;处理政事,不刚愎自用。始终没有因为权力的登峰造极而迷失自我,丧失人性,戕害苍生。我认为,刘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人性的开国皇帝。
刘邦为人,固然有不拘小节,粗放乃至粗鲁之处。例如早年做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往儒生帽子里撒尿。但是,他的心地是宽厚的。这一点,史书有明白的记载。
《史记·高祖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裕如也,常有大度。”早年在王媪、武负的酒馆里喝酒,常常会付给酒家几倍的酒钱。进关中后不杀归降的秦王子婴;与百姓约法,只有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一切法律。秦地百姓闻讯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但是,刘邦下令,不得接受。这使百姓更加喜欢他,“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一统天下之后,刘邦在洛阳宫举行庆功宴会。席上刘邦给与会的诸侯将军们出了个题目,让他们说说“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两位将军认为主要原因是,刘邦“与天下同利”,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刘邦对此回答不以为然,称其“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自己总结的成功原因是,他能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杰,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出手阔绰、不滥杀百姓、不居功自傲,都是刘邦大度宽厚的有力证据。
为什么有些西方人认为,隋文帝、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
谢邀!
隋文帝杨坚,从其历史功绩看,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但去掉"之一"是不行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公认是秦始皇嬴政!因为是他真正开创了中国的二千多年帝国时代,其他帝王不过是继承和发展罢了。所以,秦始皇在中国二千多年帝王时代,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说回杨坚。杨坚无疑在中国历史最伟大的皇帝中可排进前五的。个人觉得比"千古一帝"康熙之类强太多。但杨坚却在历代帝王中名声不显。何故?一是因为隋朝国祚太短,立国到灭国,仅38载,让人记不住。二是后来的唐王朝享国三百余年,对前朝皇帝难免有黑化嫌疑。三是儿子隋殇帝杨广太高调,折腾得厉害,把他老子的光芒给掩盖了。
平心而论,隋文帝做了以下几件事,足以让他挤进中国最伟大帝王的前五名。
一是统一全国,光复汉族
杨坚篡了北周,灭了南陈,一统全国,结束了中国自西晋短暂统一后近三百年大分裂的状况,中国重新统一。
杨坚本人有一半以上的鲜卑血统,立隋前,也是用鲜卑的姓氏,全名叫普六茹坚。但其建隋之后,恢复汉姓杨,奉汉族为正朔。所以,我们一直把隋认定为汉族王朝,而非元朝和清朝那样的少数民族王朝。
二是开科取仕,天下英才皆入彀中。
创立科举制,是杨坚的最大政绩,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在隋之前,官僚系统是由豪族大家垄断并世袭的,寒族是做不了官,入不了仕的。
科举取仕,让贫寒的读书人有了入仕的机会,豪族做官,一样要参加科举考试并达到取仕要求才行。自此,魏文帝曹丕确立的九品中正制所代表的士族门阀政治彻底宣告消亡,中国逐渐进入了寒族文官治国时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最有希望的君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最有希望的君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