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

公元,又称西元,是西方基督世界按照传说中耶稣诞生那一年为开始的第一年(公元1年),结合依照太阳运动规律为标准的玛雅、希腊等古历法,将一年分成4季、12月、365天——故此,又称作太阳历。

这个计算方法比中国传统以月亮变化为周期,将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天,平闰年、加闰月等划分的旧历法(又叫太阴历)相对地更为科学客观,所以太阳历逐步取代了太阴历(以前亚洲地区普遍采用太阴历)成为世界主导的,重要的公用纪元历法(简称“公元”、“公历”由此而来)。

出于计算时间和记录历史等需要,学术界就将公元1年以前的部分叫做“公元前”(所以公元前年份和公元年份是相反的:公元前年份越往后数字越小,公元年份则越往后越大)。

按照历史记载,在中国,西汉平帝刘衍的元始元年干支纪年为辛酉年,在此之前即为公元前。

按照历史记载,在中国,西汉平帝刘衍的元始元年干支纪年为辛酉年,在此之前即为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Before Christ(意为“基督前/主前”),缩写B.C.),即公元元年以前。

如:公元前197年,公元前8年等。

公元前xx年,也简称“前xx年”。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

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

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纪年法

公元是个纪年法,所谓的公元2014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两千零一十四年,那公元前2017年的意思就是距公元前壹年以前两千零十七年,距离现在四千零三十二年。

第一个甲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要想知道第一个甲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首先我们就要知道《河图》和《洛书》以及历史上最早的甲子年是哪一年,现在距离我们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到2044年就是下一个甲子年了,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甲子年就是轩辕黄帝登基之年即公元前2698年。

而稍微懂一点易经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天干五行的根源来于河图,而十二地支五行的根源来于洛书,河图与洛书是古人观测天体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绘制的星体平面图,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其中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它是中华文化以及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

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 - 华夏历史

《河图》说的是数字与五行的阴阳,图中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又有1、2、3、4、5五个生数和6、7、8、9、0五个成数,其中又画有很多白点和黑点,白点为阳,黑点为阴,北方有一个白点,六个黑点,为天一生壬水、地六癸水成之;南方有二个黑点,七个白点,为地二生丁火、天七丙火成之;东方有三个白点,八个黑点,为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木成之;西方有四个黑点,九个白点,为地四生辛金,天九庚金成之;中间有五个白点,十个黑点,为天五生戊土,地十己土成之,由此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相配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属性就诞生了,也就是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 - 华夏历史

洛书由河图演化转变而来的,有八个方位,在已有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个方位,在洛书的图上,将河图中的2、7和4、9调换一下,然后整体图案旋转一定角度,就变成了洛书,它与地支相配的图式是通过八卦进行的,单数一为坎卦配地支子,单数九为离卦配地支午,单数三为震卦配地支卯,单数七为兑卦配地支酉,双数八为艮卦配地支丑寅,双数四为巽卦配地支辰巳,双数二为坤卦配地支未申,双数六为乾卦配地支戌亥,这样十二地支就出来了。

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 - 华夏历史

而以上天干和地支配对河图和洛书的方法是由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之时,由大臣大挠氏结合河图和洛书得出来的,原因是轩辕黄帝在打败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蚩尤并统一天下后就命大臣大挠氏想出纪历的方法,于是大挠氏根据河图和洛书其中的规律制定出了五行和天干地支,并且由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60年一个轮回,也就是六十甲子年,以此方法用来纪历,也就是《黄帝历》,而轩辕黄帝把自己登基的那一年定为甲子年,于是第一个甲子从此时就确定了,这也是中国历法中干支纪年的开端,从此开启了万世之历法,可以说华夏始祖黄帝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网络中,有的人会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源自黄帝时代,而有的人会说来源于远古时代的河图和洛书,但不管是那种说法都有它的道理,所以无需争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纪年法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纪年法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