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於縆泥中于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以上载文,已经脱离了朴实的民间传说,带有明显的功利导向。可能由于传播较广,或是进入私塾等教育体系,故民间大部分有关女娲造人的故事,与此描述接近。

但华夏文化渊源,留存古籍也众多,比如《帝王记事》《归藏》《山海经》《淮南子》《遁甲开山图》等古籍中或多或少均有记载,可供科学研究和文化考古推演。

世界文化考古界有一共识,中国古代神话有一定的记实意义,即很多神话不只是民间传说和文化创作,而是在事实根据的基础上以各种不同形式记录下来,只是因为记录时不明白所以而记录不准确或形象类比,或因时代久远传承遗失和后者谬补而误导;所以今天读起来难以理解某一段文字典籍背后的真正含义,需要文化考古工作者多方验证,并与今天的人文科学理论结合,方能得出更接近真相的解释。

比如,最早的女娲伏羲图,大部分书本记载和记述是“人身蛇尾”;而生命科学家的解释是“蛇尾实际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图示!可见,华夏神话传说等古代文化精髓,需要我们以敬畏和严谨科学的精神去对待,方能发掘这份伟大珍贵的人类遗产。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说到区别,先了解什么是传说?其实就是口头相传。非洲的大部分部落依然还是应用此方法,部落里的老者,在傍晚大家围坐篝火旁,给部落里年轻人一遍又一遍的讲述着,老者所听到传说,用传说来讲述部落的历史、传承、文化和信仰。

在古籍《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的记载。之后其他书籍开始出现关于女娲的较为完整的传说。一直到现在语文课本,文字有所改变,但其意思几乎改变不大。唯有《山海经》的记载让人们对女娲的形象充满了更多神奇的想象。

在燕赵古都邯郸的娲皇宫,是神话传说中女娲 “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北齐时期建造至现在的5A景区,当地的众多百姓经常去敬仰、朝拜和祈福。

只有不断追寻探索,才能了解传说背后更加神奇的真相。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 - 华夏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统编语文教材中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统编语文教材中习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风俗通》里的女娲造人和后人改写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