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谢谢邀请,小时候过年反正挺开心的,那时候有年味。因为小时候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当时和发小们凑钱买些喜欢的吃的玩的什么的感觉好高兴,而且挨家挨户去串门找吃的喝的,到该睡觉的时候还不想睡,现在想想小时候是真好,虽然没有这么宽裕的条件,但是无忧无虑的

朋友你好:

马上就要过年了,心里还是慌张,过年,哪个人不高兴呢?虽然岁月苍茫,无情的岁月给我们刻下时间的年轮,青春的活力渐行渐远,却依然喜欢过大年的喜气洋洋,喜庆欢乐和一家人的温馨相聚。

忍不住想起小时候,那时候的腊月里,记得大人们早早就开始慢慢准备年货。也许是物质贫乏卖家稀少的缘故吧,就像卖的粉条,只要有人来卖,婶婶们街坊邻居们都是买好多,说是过年待客用~之前,大部分都是大锅烩菜,而粉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调菜品。

像豆腐海带等都会买好多备用。我们家有爷爷奶奶,有表姑表叔们,有长辈,客人也会比较多。其它的馒头都是在地锅烧材火,不像现在都是直接拿钱去街上买现成的。

我家有一套铸铁材质的蒸笼,这一套蒸笼和笼布,几乎用遍了我们的街坊邻居~那些远的近的大娘婶婶们,都是提前来问问谁家二十几用,然后约定她家的可用时间~当然,都是免费使用,所以一直到现在,护栏姐的父母在村子里都是德高望重口碑很好的人。

我们家辈份高,大年初一,我们家一般四点多必须起床,爸爸放鞭炮,我们几个小孩子也要起床梳洗打扮,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

有爷爷奶奶,大年初一起五更拜年的,晚辈人很多,他们天不亮就开始转圈给长辈们拜年,走到街上都是三五成群,一家一家的家族成员的大部队人马,看起来非常融洽和睦欢乐的一家人。

小时候,过年,大年初一的五更时分,真是万家灯火边鞭炮齐鸣,远的近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阵高似一阵,就感觉不起床都不行,特别是邻居家一放炮,鞭炮声震耳欲聋,心里更急~必须起床,今天过年了,而且大年初一这一天,要高高兴兴开开心心,老人都说,这一天管着一年呢!

70 80后的朋友们,可还记得小时候家乡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吗?

70 80后的朋友们,可还记得小时候家乡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吗?

记不太清楚了,大致说说。

一、节前,有清扫院子,打扫卫生,特别是扫墙,用竹竿子绑上干净的扫帚。老人说,灶王爷上天。

二、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放鞭炮。过了十二点,就可以相互间拜年了。这时候。村里很热闹,小孩子也特别精神,跟着大人串门。

三、年三十放的鞭炮,地上都是爆仗皮,初一早上不准扫地。

四、过年做的东西,放在大桌子上。放上已过世长辈的牌位或照片,一家人吃饭前,要祭拜一下。有的还在村口烧纸,叨唠几句,我们过得都挺好,勿挂念。请您回家过年!

五、过年,小孩子不能哭,哭了,一年都不好。

六、初五晚上,还要烧纸,送已过世长辈离开,不免又是一番唠叨。

七、过年串门走亲戚,要拿鲜肉🥩或者活鱼。主家要备好油条,一是当馒头吃,二是客人走的时候压篮子用。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我是邢台隆尧的,可惜今年回不了老家了!

我们小时候差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这一天算是比较期盼的。当然也不是因为相信灶王爷确实能上天言好事,主要是送灶爷会用糖瓜,可以吃糖瓜!

腊月二十四就是扫房子了,这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扫房子的时候,把屋里的东西全搬出去。就到了捡钱的时候了。对于资金匮乏的童年,这是一笔巨款。

再有就是蒸馒头蒸包子,每年都会蒸很多,小时候家里吃不起买的馒头,都是自己蒸的,基本上会蒸够一个正月的!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二十九开始就贴春联了,以前是照着对联书,找人写。后来就是买了。还有换神圣码,换香炉。

三十,炸鸡头!炸套管!不是真的鸡头,而是用滚开的糖水烫的面,用筷子一块块放进油里炸,出来的形状像鸡头!套管就是把面皮几个弄到一起,一般是三片或者两片,叠在一起中间切一刀,翻一下放到油里炸!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还会炖肉、炖鱼!榨藕做咸豆凉菜,因为初五之前不兴干活!所以会准备很多菜。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 华夏历史

想想以前虽然没钱,但是年过得是真有味。现在虽然不缺过年的钱,但是味道越来越不对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小到大有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小到大有什么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