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中国

  • 中国古代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
  • 中国近代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界点,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现代史: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点,这标志着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中国当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世界

  • 世界古代史: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 世界近代史: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世界现代史:1917年之后。
  • 世界当代史: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 世界古代史: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 世界近代史: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世界现代史:1917年之后。
  • 世界当代史: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补充一下,有时“现代”将“当代”包括了。
  • 古代一般说的就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现代一般说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两者的划分一般以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较早。古近代社会的历史比较长,而中国清朝灭亡中华民国的成立才算步入现代社会。

    读哪些书才能培养出正确的历史观?

    何谓正确的历史观呢?所谓正确的历史观,便是唯物史观,即通常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某种程度上讲,窃以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立场,应该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史学领域的反映。因而为要树立唯物史观,读一些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是有好处的,比如《实践论》与《矛盾论》。

    中国历史可以说一下。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 1961 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是老先生讲述他的史学理论 和治史方法的重要著作之一。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 1961 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是老先生讲述他的史学理论 和治史方法的重要著作之一。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 华夏历史

    在阅读钱穆先生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时,经常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 学到了钱老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所以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也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本文就读这本著作后的感受简析钱穆先 生的史学方法论。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史学 历史是什么,怎么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 些是历代学史者孜孜以求的问题。

    近代以来,许多学者对中国历史研究 方法展开了多种解释,《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 1961 年在香港的 8 次 演讲稿汇集而成,

    本书包括八讲,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 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等 6 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中国历史 研究的大意与方法,每一分题,在其共同对象文化大体系下,各有其主 要内容,各自地位不同,分量不同。是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 叙述。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学习的层次感和整 体感。一、钱穆其人 钱穆( 1895 - 1990 ) ,字宾四,1912 年改名为穆,笔名有梁隐、公 沙等,江苏无锡人。钱穆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他 是自学成材,先是在江南水乡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和 中学教师,然后经顾颉刚的推荐,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9 年,钱穆只身前往香港,在 “两手空空无一物” 的艰难情况下白手起 家,创办新 亚 书 院,1967 年 移 居 台 湾。1990 年 逝 世 于 台 北,享 年 95 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

    本书包括八讲,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 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等 6 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中国历史 研究的大意与方法,每一分题,在其共同对象文化大体系下,各有其主 要内容,各自地位不同,分量不同。是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 叙述。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学习的层次感和整 体感。一、钱穆其人 钱穆( 1895 - 1990 ) ,字宾四,1912 年改名为穆,笔名有梁隐、公 沙等,江苏无锡人。钱穆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他 是自学成材,先是在江南水乡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和 中学教师,然后经顾颉刚的推荐,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9 年,钱穆只身前往香港,在 “两手空空无一物” 的艰难情况下白手起 家,创办新 亚 书 院,1967 年 移 居 台 湾。1990 年 逝 世 于 台 北,享 年 95 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 华夏历史

    现代学科门类来分,他的治学范 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 史等等,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的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 统的分类法,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所以有人把他称为 “我 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最后一位读书人”。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基 本,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来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他的以儒家文 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 帜的。

    二、《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介绍 第一讲是如何研究通史。学史要掌握我们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对通史的掌握。懂得学习的方法,并明白学习的作 用。钱老认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型。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 的便是其特殊性。另外研究时贵在能从异中求变,从变中见性,从外到 内,以期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讲是如何研究政治史。从政治史的角度,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 讲述。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随着君主制度的不 断成熟而不断改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深远,怎么对待、怎么研究 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介绍 第一讲是如何研究通史。学史要掌握我们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对通史的掌握。懂得学习的方法,并明白学习的作 用。钱老认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型。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 的便是其特殊性。另外研究时贵在能从异中求变,从变中见性,从外到 内,以期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讲是如何研究政治史。从政治史的角度,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 讲述。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随着君主制度的不 断成熟而不断改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深远,怎么对待、怎么研究 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 华夏历史

    第三讲是如何研究社会史。社会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 因此社会问题总是人们最关心的。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得到 后,人们才会想到其他的问题,比如怎么赚钱,怎么当官等,但是随之 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因此怎么对待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讲是如何研究经济史。经济问题在中国一直是大的问题,中国 以农立国,只有农业生产为人生所最必须,也是最具低水平经济中所有 的积极价值者。农业与商业的斗争总是给政府和人民带来许多难题,中 国的经济问题怎么看待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五讲是如何研究学术史。中国历来不缺乏思想家,对于中国应该 以什么思想为主流这个问题,一直是大部分有学识的人们争论的主要问 题。学术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影响不浅。所以钱老认为欲研究中国学术 史,首先需要注重其心性修养与人群实践。其次必须特别注意学者的人 格,即学者其人本身。

    第六讲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历史是由人 “演”的,人是非常重 要的。一些人物的走向可能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对于人物的这方 面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讲是如何研究历史地理。历史等于演戏,地理则是历史的舞 台。任何事件都是发生不同的地点,好的地理位置对于军事、战争都是 十分必要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伟大,正是在于其千百年来不仅是地 区扩大,同时将文化也随而推广。而且在不断推广扩大之下,同时也注 意保留着各地区的地域差别。

    第八讲是如何研究文化史。文化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文化的 研究能看出我们的大体发展。

    三、本书体现的史学观点

    ( 一) 中国人当知中国史 因为这么一个简单又充分的理由,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中国史。我们 常常说这么一句话: 学习就要学以致用,而对于历史的学习更是如此。 历史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从远古到现代,一件又一件的历史事件,不 断地学习会让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使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 的记忆变得有血有肉。“学习中国史,其根本就是找出中国历史的普遍 性、特殊 性,对 比 西 方,审 视 自 己,获得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用的 东西。”①

    认识中国,我们要整体的看待每一个朝代,这是一部不能分割的历 史,任何故都是使它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哪里缺了都已不是 真正得中国。学习中国,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国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学史 以明鉴,学史以致用。而对于中国史的学习,我们则喜欢用断代史的方 法进行划分和学习,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故事,人物不同,情况不 同,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理清中国所经历的事情。但这样的方法 往往使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过于分裂,对于知识也只仅限于块状,不能 形成整体感。 从众求异,从异求变,从最初的学历史到会看历史,从看历史到总 结历史,说历史,在从说历史到如何对待现在。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 最终目的。

    认识中国,我们要整体的看待每一个朝代,这是一部不能分割的历 史,任何故都是使它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哪里缺了都已不是 真正得中国。学习中国,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国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学史 以明鉴,学史以致用。而对于中国史的学习,我们则喜欢用断代史的方 法进行划分和学习,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故事,人物不同,情况不 同,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理清中国所经历的事情。但这样的方法 往往使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过于分裂,对于知识也只仅限于块状,不能 形成整体感。 从众求异,从异求变,从最初的学历史到会看历史,从看历史到总 结历史,说历史,在从说历史到如何对待现在。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 最终目的。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 华夏历史

    ( 二) 中国历史总是由小部分组成,分析部分才能总结出整体 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这几个方 面,学习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大体上掌握一个朝代的主体。 政治方面,我们着重看的是政治制度的变更。从各国分立到分封 制,中国将进入了封建政治;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国又进入了大一统 时代,其中又有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中国的地方制度在不断调 整,以适应日渐加强的中央集权,同时对中央的行政也逐渐加强控制, 两方面的措施并进以达到中央的高度统一。研究政治制度一方面,我们 要将其放在相对应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政 治制度对于我们如今的意义。 经济方面,可以说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对于中 国来说的意义非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近代世界历史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近代世界历史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