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几次去天津,感觉天津人对郭德纲还是很好的。再早十几年,他和他的徒弟老是惹是生非出事,从心里感觉他很讨厌。再后来放平心境看郭德纲,感觉他对传统相声的基本功还很扎实。包袱抖得也很巧妙。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比如有些老相声表演艺术家,往台上一站,不用开口就逗的大家直乐,侯宝林马三立包括杨少华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具备这个底蕴和本事。扬少华的儿子还有新生代的方清平,也具备这个素养,侯耀华也具备这个素养,郭德纲的搭档于谦也具备这个真切的素养。但是侯耀文、姜昆,郭德纲就不具备这个素养。他们没有本事凭他们得语言艺术,引发出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只能引起人们尴尬的笑。竟管他们也会抖出包袱来。姜昆是故弄玄虚的笑,侯耀文是煞有介事的笑而郭德刚是皮笑肉不笑,即使他的包袱还好。用艺人赵本山评论朱军的话说就是一个“假,太假”。前边我说的侯耀文姜昆郭德纲也存在表演上让人感觉到“假”。我不认为赵本山什么都好,但是他评论朱军的这句话,我说是说到我的心坎里,说到家,说到点子上了。朱军让人感觉到了他的表演假做派和做人假,那么刚刚说到的三个人最起码让人感觉到他们表演相声,让人看了不舒服,有假的感觉。又如,王宝强表演无论技巧的高低,但是他就给人了一个真实的感觉,让人喜欢看看不够。老的电影《小兵张嘎》那个演员表演的很真实,新的《小兵张嘎》演员就很假。还有作为小岳岳他很萌,但是他的这个萌是挤出来的萌,是装出来的萌,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假萌或者是不萌了。无论什么艺术形式,一个真很重要。但是我看郭德纲作为嘉宾评委像模像样样还是那么回事,还好像看了他演了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什么的,感觉扮相不错,或者让他去德云社他的相声学校去当教授当老师吧,这样更好。

如何看待郭德纲?历史会留他一笔吗?

感谢朋友邀请。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郭德纲从草根演员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他早期一直以非常谦卑的姿态去学习评书、西乐大鼓、传统相声等多种艺术,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学养,可惜一直不受有些人的待见,不得已他才一路风霜雪雨自创门派,而今他的德云社已名满天下。这样的结果是时代,是市场,更是郭德纲自己打拼的结果。

他的作品接地气,因为早些年一直拜师学艺,到处漂泊,对生活有比较深刻的感悟,他了解观众的需求,所以他的作品一出来就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他有梦想有追求,在相声艺术走入低谷陷入低迷的时期,他的德云社使相声艺术又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再次让观众对这门传统艺术喜闻乐见抱以热情期待。

所以说是时代和市场选择了郭德纲,更是他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

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 华夏历史

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 华夏历史

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 华夏历史

谢邀。郭德纲戏称自己是民间艺人,从这个角度观察,郭德纲把相声当饭碗端着,心态上有一个追求,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的饭碗保管好,尽量不让饭碗破碎。因为身后还有几百张嘴,也是需要端着相声这碗饭去吃的。

郭德纲德云社时下比较火爆,原因大概是他碗里的玩意比较多,不单是相声,还有戏曲,大鼓等等曲艺品类繁多,在对传统相声和其它曲艺类节目的挖掘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也许因为这些原因,会留下一笔。

郭德纲德云社一众有今天,不易。

相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十数年。且听我细细道来。相声形成于清末,到民国初年逐渐兴盛。解放以前,戏剧演员的社会地位是很低下的,所谓“戏子王八吹鼓手,剃头修脚下九流”。民国时期,相声是比戏剧更下一等的民间艺术。当年相声的受众,大都是社会底层民众,文化程度介于文盲半文盲之间。因此,当年的相声段子,现在看来大都很低俗,中间充斥着色情荤腥。德云社的演员张云雷演唱的北京小曲“探清河水”,有专家说是“窑调”,没错,专家说对了,“叹清河水”当年就是窑调,就是在色情场所表演的相声的一部分。只是张云雷把色情部分去掉后,摇身一变,成了爱情叙事曲了,就像现在很多流行的民歌一样,当年都充斥着色情。何止相声,当年大鼓等曲艺更是色情的媒介,清末民初,妓院流行“养瘦马”,妓院以很低的价钱把贫困家庭的女孩子买回去养着,等她们长大后接客,形象不佳的女孩子会留在园子做女仆,还有个别嗓音条件好的女孩子,就让她们学习大鼓,学成之后,在妓院门前唱大鼓,内容都是关于妓院小姐的色情介绍,实际就是给园子的姐妹做广告。再说得远一点,以前戏剧是没有女演员的,旦角都是男人扮演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女性才开始进入梨园行,最开始的坤旦往往是妓女转行而来。总之,相声当初就是很民间的艺术形式,低俗的特点是历史形成的。民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相声大师,比如侯宝林,马三立,苏文茂以及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小蘑菇”常宝堃。解放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相声进入新时代,低俗色情的东西被剔除,幽默的比重大大提升。文革开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相声一度完全消失,到文革后期,马季开始复出,在全民族笑点极低的年代,马季的“友谊颂”几乎成为当年唯一可以公开播放的引人发笑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初期,姜昆登上了历史舞台,“如此照相”是其代表作,但真正让姜昆家喻户晓的并不是他的相声艺术,而是因为他连续几年主持了央视春晚。当他成为司局级领导以后,姜郎才尽,可惜可叹。九十年代以后,相声在喜剧小品冲击下,几乎溃不成军。直到新千年开始,从地底下冒出了个郭德纲,带领德云社一众人马,杀将出来,相声才重新成为大众喜爱的幽默艺术。可喜可贺,相声中兴,就看郭大师了。拜托。

这话题太挤兑人了,郭德纲还在路上就要给写入历史,太损了!

不过,当个闲聊话题倒是可以说说。

从两个现象可以透视郭德纲的未来:

第一,《论相声五十年》这段作品全面否定了建国后的相声改革,侯宝林,马季,姜昆都是相声改革的忠实执行者,也把相声的不文明部分去除掉了,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走向,尽管可以说郭德纲当时年轻气盛,言过其实了,但是,毕竟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不认这一段。

第二,被指认为"三俗"代言人,众所周知,低俗,恶俗,媚俗是文艺作品最大的禁区,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郭德纲逆势而为,尽管获得了一些票房,但是,时间越久越没底气,这个标签恐怕是不好洗白。

基于以上两点,郭德纲和德云社的路越走越窄是肯定的,另外,还有一个是德云社缺少有水平的创作人员,新作品不足也是限制发现的一个因素。

我想会的,历史会给郭德纲留有一笔,还有可能进到中国百科词典中。没有郭德纲就没有当下相声艺术的魅力和传承,他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中的骄子。郭德纲不是满腹经纶,但他非常实实在在。

16岁来北京独闯,饿得连饭都吃不饱,那寒酸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呢?人生地不熟,想头靠个谁?都找不到庙门。他慢慢的找到了自己可以落脚的地方,前门外小剧场,告诉人家,我会表演相声。

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 华夏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

所有在那儿的曲艺团的人,都表示看不起。但他还是努力坚持,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约上几位也想在相声表演上有兴趣的爱好者们,开始了德云社的起步阶段,当时卖票只有5块钱,那是1995年。

仅26岁的郭德纲,能有这样的心态和毅力坚持下去,才有了侯耀文先生的器重收他为徒。郭德纲从此正式进入曲艺界,他的相声作品随之展开,演出节目掌声不断,给予郭德纲最大的肯定。

喜欢相声的人,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 - 华夏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

如今郭德纲的相声表演,早已是中国传统相声与新时代相声最完美结合的产物,人们喜欢他,爱听他的相声,老郭感慨的说到:我知足,只要大家喜欢我说,我绝不会辜负大家。这么优秀的人能有几位?为什么历史不会留下他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看待郭德纲的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样看待郭德纲的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喜欢相声的人 你们如何评价郭德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