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杀了大太监安德海后,慈禧是怎么报复他的?
1869年8月7日,丁宝祯以“前门接旨,后门斩首”之计处决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安德海。可怜25岁的安德海娶妻才不到一年就命归西天了,也是他活该。
(都江堰二王庙里丁宝祯的塑像)
自己的心腹安德海被斩后,慈禧不敢怎么样,只能“哑巴吃黄连”,因为丁宝祯威望实在太高了。
丁宝祯于1820年出生于贵州平远(今毕节)牛场镇,是晚清名臣。1853年, 33岁的丁宝祯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丁宝祯便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却又恰逢遵义杨隆喜造反。丁宝祯于是倾尽家财招募了800壮士保卫家乡。
丁忧期满后,又碰上苗民教匪叛乱,且声势浩大。时任贵州的巡抚蒋霨远便上奏朝廷,请求让丁宝祯部留在平乱军中。丁宝祯不得不又招募了兵丁,达4000多人,平定了叛乱。
由于丁宝祯要去岳州(今岳阳)任知府,于是想遣散之前招募的军队,但又发不够饷银,最后把500两银子放于桌案上,对士兵们说:“我与各位在一起共事这么久,现在府库钱粮短缺,你们空着手回家,可怎么办?”
将士们流着泪说:“您不惜拿出所有家产,解救国难,我等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要求?”于是各自离开回了家。丁宝祯就这样成功化解了无饷可发的危机。
1863年,丁宝祯任山东按察使。当时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作战,而且自觉地位高贵,十分居傲,对省级以下官员,他不设座位。
丁宝祯得知后,特意投递名帖求见,说低级武官丁某欲见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就不见。结果僧格林沁很佩服他的强硬不屈,不得不改变仪容,对丁宝祯礼敬有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诚待遇的有几个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诚待遇的有几个历史人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